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理论思考
    跨学科译学研究的三个交叉中枢
    方梦之
    2024, 175 (2):  1-6. 
    摘要 ( 57 )   PDF(1503KB) ( 164 )  
    文章概述了近20年译学跨学科研究的概况,从翻译学的基本任务出发,提出翻译学及其关联学科的三个交叉中枢:语言转换与加工、哲学思维与伦理、社会文化与规范。三个中枢三足鼎立,是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也是译学承载关联学科知识的载体。事实证明,众关联学科在这三个中枢上与翻译学交叉,方能切中肯綮,从而建构以某关联学科冠名的“XX翻译学”或“翻译XX学”,为译界广为认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译论中如果“中国”在场,儒家已在
    蔡新乐, 胡其维
    2024, 175 (2):  7-13. 
    摘要 ( 34 )   PDF(1422KB) ( 74 )  
    有了周公确立、孔子继之的“中国”,才有中华文化,并得以发展;中国译论,只能自孔子开篇。但是,有关译史一般都是从佛经翻译的译论写起,多论译技,不及中国思想渊源;近年来,又因崇尚后现代,而直接对“中国”加以解构。本文在对上述问题加以辨析之后,试图以《史记》有关“重译”的记载来见证“中国之‘中’”的儒家意涵的理想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时代的理论思考——对“文章翻译学”的东张西望
    孙晓蓉, 李梓
    2024, 175 (2):  14-18. 
    摘要 ( 63 )   PDF(1098KB) ( 30 )  
    任何理论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理论本身却并不关心其存在的价值,这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假设与逻辑。经由大浪淘沙,有的理论会成为经典,有的理论会消匿,这是不证自明的客观事实,也是不同理论话语经历对抗之后必然面临的结果。文章翻译学面世已历经十余年,它试图跳出西方相关理论的束缚,回归中国语境来思考翻译问题,通过挖掘我国本土资源来寻求建构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话语,提升中国翻译研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其本身具有旗帜鲜明的学术立场和理论旨归,但目前在国内外影响甚微。有鉴于此,本文通过透视文章翻译学的内容与功能,从学理上探讨其理论价值及其现实意义,回应当下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话语的质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探讨
    我国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20年:历程、问题与对策
    王传英, 孙瑾
    2024, 175 (2):  19-26. 
    摘要 ( 93 )   PDF(1591KB) ( 71 )  
    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提升语言服务质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加快行业从“自律”到“他律”转型的重要途径。自2003年首部语言服务国家标准发布至今,我国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历经20年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在对我国语言服务标准化历程进行归纳的基础上,结合“桑德斯标准化原理”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hatGPT应用于中国特色话语翻译的有效性研究
    文旭, 田亚灵
    2024, 175 (2):  27-34. 
    摘要 ( 149 )   PDF(1227KB) ( 82 )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话语”翻译的准确性成为传播中国声音和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语料,聚焦ChatGPT生成的译文,并将其与市场上主流的三种机器翻译工具——Google翻译、有道翻译和DeepL翻译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评估ChatGPT在政治文献翻译中的有效性。本研究首先使用BLEU和TER两种自动评估指标以量化翻译质量,然后进一步增加人工评估环节,以更全面地洞察其性能表现。结果显示,ChatGPT相对于其他三个翻译工具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然而,该模型在处理涉及意识形态、复杂结构、文化负载词、隐转喻等内容以及在翻译准确性上的局限性仍然明显。最后,本研究探讨了翻译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发展趋势。翻译需要在整合现代技术、研究翻译伦理、深入跨文化研究、促进机器与人的协同工作等方面不断发展,以满足翻译实践新的需求,为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名”“实”关系下文化翻译的确定性
    尹飞舟, 乐国斌
    2024, 175 (2):  35-40. 
    摘要 ( 42 )   PDF(1209KB) ( 43 )  
    本文通过梳理“名”和“实”在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内涵及其关系,探究文化翻译的确定性。在分析文化和语言差异性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可以相互阐发、相互促进。尽管不同语言之间“名”和“实”的内涵关系表现繁复,但是文化翻译并非不可能。不同文化之间的“名”“实”相符,译者可得“善译”;若“名”“实”不相符,译者可通过“音译”“借词赋义”“仿造新词”等途径实现“宜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机器翻译研究的知识图谱和发展趋势
    李翔, 高朝阳
    2024, 175 (2):  41-47. 
    摘要 ( 95 )   PDF(2264KB) ( 49 )  
    近年来,得益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发展,学术界和产业界关于机器翻译的研究不断增加。学界迫切需要对该领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挖掘,揭示其随着时间推移所取得的进展和未来趋势。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工具,对1958年1月至2022年10月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中收录的2295篇文章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展现了机器翻译研究在时间上的分布情况,揭示了四个主要的研究主题: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统计机器翻译、神经机器翻译以及机器翻译应用。自2019年以来,神经机器翻译已取代统计机器翻译,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研究话题。研究结果还呈现了研究热点的三个演变阶段:1992-2011年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2013-2019年跨语言信息检索、统计机器翻译、信息、领域适应和翻译技术,以及2020年至今的任务分析、神经网络、神经机器翻译、情感分析和人工智能。这些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掌握机器翻译研究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趋势,并为学术界和语言服务行业提供新的见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顺应论视域下华蘅芳的译材选择与翻译策略研究
    张必胜, 王响
    2024, 175 (2):  48-54. 
    摘要 ( 47 )   PDF(1271KB) ( 31 )  
    华蘅芳是晚清时期中国传统科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同时,他也是科技翻译的开拓者之一。他积极学习西方实用的科技知识,翻译诸多西方经典科技著作,为我国引入了先进的科技知识体系。本文基于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审视华蘅芳的科技翻译活动。研究表明,华蘅芳的科技翻译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与顺应的过程,其译材选择顺应了时代的需要,翻译策略的取向适应了目标读者的文化传统。在分析、诠释华蘅芳的科技翻译实践后,本文得出译材选择要顺应时代的需要、翻译过程要实现动态性顺应、翻译标准要兼顾“信、达、雅”三个原则等现实启示,以此凸显华蘅芳科技翻译思想对现代科技翻译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泽东著作英译研究
    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译者行为研究
    李正栓, 吕欣
    2024, 175 (2):  55-60. 
    摘要 ( 38 )   PDF(1348KB) ( 45 )  
    毛泽东诗词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学的魅力,也展示了毛泽东诗词的多种价值,成为研究中国革命历程和毛泽东思想的珍贵史料。毛泽东诗词翻译中,英译开始时间最早、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本研究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从翻译外和翻译内两方面入手,分析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翻译外以务实为导向的译者行为和翻译内以求真为导向的译者行为,旨在发扬本土的译者批评理论,同时传播毛泽东诗词及其英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翻译实践的内生性演化历程——以《毛泽东选集》英译为例
    潘卫民, 郭莹
    2024, 175 (2):  61-66. 
    摘要 ( 39 )   PDF(1265KB) ( 12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翻译实践是由政党翻译实践、政权翻译实践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是政党、政权和国家翻译实践的行为主体。政党翻译实践阶段,尽管中国共产党更注重输入型翻译实践,但毛泽东及毛泽东著作开始在国际上得到关注;政权翻译实践阶段,中国共产党从依靠共产国际传播毛泽东著作到逐步完善外事机构,通过自主翻译、委托进步人士等翻译毛泽东著作;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开始组织翻译《毛泽东选集》:设置翻译机构、规范翻译流程、制定翻译标准、配备翻译人才、集中力量出版和积极开拓对外发行网,以期向世界人民忠实传达毛泽东思想,树立正确的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毛泽东选集》英译活动是国家翻译实践的重大举措,不仅为中央文献翻译及外宣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作出了伟大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与中国近现代知识话语
    翻译与近代中国国际法学的知识发展
    屈文生, 龚茁
    2024, 175 (2):  67-74. 
    摘要 ( 55 )   PDF(1290KB) ( 51 )  
    清末民国的国际法翻译,是推动近代中国法学知识发展乃至转型的重要事件。中文“国际法”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大致经历了从“各国律例”到“万国公法”“公法”“交涉法”,直到“国际法”的发展和转型。但国际法观念和国际法知识在中国的发展,并非是一个单向线性的过程。西方国际法汉译在近代中国法学知识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构建作用,不可盲目认为近代中国只要译入国际法,就会被西方殖民者视作平等的主权国家。实践证明,仅靠翻译国际法,无法构建出普遍的国际秩序。构建自主的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不能全靠翻译,但又离不开翻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近代地理翻译及其对地理学科的影响
    贺爱军, 侯莹莹
    2024, 175 (2):  75-80. 
    摘要 ( 72 )   PDF(1264KB) ( 31 )  
    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端和创建与地理翻译密切相关,因此厘清中国地理翻译脉络有助于考察中国地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从地理翻译对地理学科的影响角度来看,西方地理知识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历程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767至1860年地理知识的早期传播与中国近代地理教育的萌芽,1861至1920年国别地理翻译和中小学地理教材译写,1921至1949年西方地理学理论的系统译介与中国高等地理学科的创建。地理翻译不仅推动了中国地理课程体系的创建与发展以及地理教材的现代转型,也推动了中国地理学术研究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数学教材汉译与中国现代数学话语构建——以李友梅的数学教材翻译为例
    谭晓丽, 朱雅琴
    2024, 175 (2):  81-87. 
    摘要 ( 49 )   PDF(1468KB) ( 2616 )  
    西方科学著作的汉译在民国时期达到一次高潮。湘籍译者李友梅在该时期翻译了一系列西方数学教材。在术语翻译中,李友梅运用各种隐性知识,主要采用直译加意译、整合传统概念、转换日常用词内涵等方法,使得西方数学知识顺利进入中国数学知识体系。在语篇翻译层面,译者一方面保留和直译原文的话语标记,另一方面运用删减、增译、归化等方法,重构中国传统数学话语,为西方数学话语进入目的语系统争取合法性。李友梅的数学教材翻译,为推动中国新知识体系的形成,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现代性发展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刊评介
    外交翻译史研究的价值、路径与任务——兼评《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
    朱含汐
    2024, 175 (2):  88-93. 
    摘要 ( 87 )   PDF(1164KB) ( 65 )  
    王宏志的《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是首部从翻译角度研究马戛尔尼使团的著作,不仅重构了早期的中英外交关系,还为中国近代翻译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对该书的阅读与思考,本文指出,翻译在中国近代外交活动中作用巨大、影响深远;从翻译的视角重审外交事件,过往的“史实”和“史观”也许会发生偏离或反转;翻译史研究需继续加强对原始材料的搜集和考证工作,采用问题导向、文本整体细读、多元互证等方法,还原翻译现场;目前外交翻译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拓展研究面向、反思翻译研究的基本问题、建构历史与翻译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nglish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2024, 175 (2):  94-95. 
    摘要 ( 26 )   PDF(635KB)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