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4, Vol. 175 ›› Issue (2): 7-13.

• 理论思考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译论中如果“中国”在场,儒家已在

蔡新乐1, 胡其维2   

  1. 1.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518060;
    2.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 收稿日期:2023-10-11 发布日期:2024-03-15
  • 作者简介:蔡新乐,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文学理论、翻译学;胡其维,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翻译学。

  • Received:2023-10-11 Published:2024-03-15

摘要: 有了周公确立、孔子继之的“中国”,才有中华文化,并得以发展;中国译论,只能自孔子开篇。但是,有关译史一般都是从佛经翻译的译论写起,多论译技,不及中国思想渊源;近年来,又因崇尚后现代,而直接对“中国”加以解构。本文在对上述问题加以辨析之后,试图以《史记》有关“重译”的记载来见证“中国之‘中’”的儒家意涵的理想意义。

关键词: 中国, 孔子, 翻译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