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ong-uk Le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articulation of European political concepts into“Fanshu (藩属)” in the late Qing period[J]. Korean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2018(80):1-42. [2] Rune Svarverud. International Law as World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ranslation, Reception and Discourse, 1847-1911[M]. Leidon: Brill, 2007. [3] Rune Svarverud. Re-constructing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law as inter-cultural process in late Qing China[J].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2011,12(2): 306-318. [4] Ryan Martiínez Mitchell. Recentering the World: Chin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5] Tomoko T. Okagaki. The Logic of Conformity: Japan’s Entry into International Society[M].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13. [6] W. A. P, Martin. Les Vestiges d’un Droit International dans l’Ancienne Chine[A]. In Revue de Droit International et de Législation Comparée[C]. 1882(14): 227-243. [7] 步伦. 公法会通序: 公法会通[M]. 丁韪良 等译. 同文馆聚珍版,1880. [8] 陈金钊.“西方法学在中国”及中国法学学术转型[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12. [9] 陈力卫. 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0] 程鹏. 西方国际法首次传入中国问题的探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5):106-107. [11] 邓正来. 王铁崖文选[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2] 丁一平.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M].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3. [13] 杜涛,陈力. 国际私法[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4] 方梦之,傅敬民. 振兴科学翻译史的研究——应用翻译研究有待拓展的领域[J]. 外国语,2018(3):67-75. [15] 傅德元. 丁韪良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M].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3. [16] 傅敬民,张开植. 翻译的社会性与社会的翻译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1):120-127,161. [17] 何勤华. 中国法学史(第三卷)[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8] 惠顿. 万国公法[M]. 丁韪良 译,何勤华 点校.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9] 姜皇池. 国际公法导论(修订四版)[M]. 台北: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 [20] 金观涛,刘青峰. 观念史研究:中国近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1] 赖骏楠. 国际法与晚清中国——文本、事件与政治[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2] 李富鹏. 改造“律例”——晚清法律翻译的语言、观念与知识范式的近代转化[J]. 政法论坛,2019(5):87-99. [23] 林学忠. 从万国公法到公法外交:晚清国际法的传入、诠释与应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4] 刘笃才. 律令法体系向律例法体系的转化[J]. 法学研究,2012(6):178-187. [25] 潘光哲. 创造近代中国的“世界知识”[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6] 屈文生. “新翻译史”何以可能——兼谈翻译与历史学的关系[J]. 探索与争鸣,2021(11):155-166,180. [27] 谭树林. 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华活动研究(1834—1857)[M]. 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8] 田涛. 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M]. 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29] 王健. 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20. [30] 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31] 魏磊杰. 法律东方主义在中国[J]. 读书,2020(7):134-141. [32] 徐中约. 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M]. 屈文生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33] 杨枫. 知识的地方性与翻译的世界性[J].当代外语研究,2022(3):1-2. [34] 杨国强. 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增订版)[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5] 闫行健. 从惠顿的《国际法原理》到丁韪良的《万国公法》——近代中国国际法译介新探[J]. 美国研究,2022(5):133-160,8. [36] 张德美. 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硏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7] 张晋藩. “变”与“不变”:20世纪上半期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的趋向问题[J]. 史学月刊,2004(7):5-7. [38] 周伟驰. 总序[A]. 李提摩太. 列国变通兴盛记(晚清西学丛书)[M]. 周伟驰, 姚达兑 主编,王雨 校注.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8. [39] 左玉河. 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