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2023年, 第17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1-10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思考
    应用探讨
    翻译教育
    译家研究
    译史钩沉
    翻译与副文本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理论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
    朱健平, 梁筱婕
    2023, 173 (6):  1-6. 
    摘要 ( 157 )   PDF(1258KB) ( 183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在当代翻译研究中却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其在西方译界基本处于“失语”状态,在中国译界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显得十分低调。而且,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的翻译研究自身也有明显不足,如视野不够宽、理解不够深、运用不够系统、旗帜不够鲜明等。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翻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被边缘化的原因,并从整体构架和某些具体问题出发对其研究前景提出一些初步设想,旨在为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翻译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学“中国学派”的名与实
    郝俊杰, 胡辉莲
    2023, 173 (6):  7-11. 
    摘要 ( 113 )   PDF(1111KB) ( 296 )  
    本文从学派概念出发,结合翻译学“中国学派”之名产生的学术背景和历史脉络,通过多角度分析,认为其尚不具备国别化翻译学派的特征,其“名”与“实”不能相符。创“名”立“派”的学术冲动反映出中国翻译研究中的若干观念误区。走出观念误区,中国翻译研究才能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修辞性探析
    刘进军
    2023, 173 (6):  12-16. 
    摘要 ( 106 )   PDF(1108KB) ( 77 )  
    翻译的修辞问题历来受翻译学界关注。但是,鉴于西方以及我国的修辞功能观,翻译修辞往往演化为修辞格研究,缺乏对于翻译修辞性的整体观照。本文基于对“翻译修辞性”这一概念的阐述,反思当代翻译修辞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跨学科进行翻译修辞性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其现实意义,回应“翻译修辞学”理论,凸显翻译修辞性研究对于建构翻译研究学科的理论张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探讨
    国家军事翻译能力探析
    韩子满
    2023, 173 (6):  17-22. 
    摘要 ( 84 )   PDF(1126KB) ( 42 )  
    “军事翻译”与“国防翻译”等相关概念在含义上有明显区别,国家军事翻译能力有明显的独特性:国家军事翻译管理能力包括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国家军事翻译实践能力通常不包括手语传译,国家军事翻译传播能力通常不包括国内语言互译产品的影响力。通过梳理主要国家军事翻译能力的概况可以发现,尽管不同国家的国家军事翻译能力构成大体相同,但各子能力的实现形式和路径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各国的国家翻译能力客观上也有强有弱。随着翻译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国际军事交流不断变化,各国的军事翻译能力建设都将受到空前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外翻译传播:修辞语境视角的案例分析
    陈小慰
    2023, 173 (6):  23-28. 
    摘要 ( 88 )   PDF(1294KB) ( 82 )  
    从对外翻译传播的修辞特性和肩负的使命出发,基于我们对翻译“修辞语境”的先期理论研究成果,探讨翻译“修辞语境”分析在对外翻译传播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结合现实案例,说明将翻译目的、翻译受众和诸多事关译文选择的修辞制约因素以及灵活因应的译文设计纳入语境分析范围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论证对翻译“修辞语境”的充分考量,能够使翻译选择和评估更加有据可依,提高译文对受众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思想发生学研究的心理学进路
    高圣兵, 李亚峰, 伍青
    2023, 173 (6):  29-33. 
    摘要 ( 76 )   PDF(1110KB) ( 40 )  
    对“译/论家”思维和创造过程的探究,是翻译思想发生研究的基础,贯穿于思想史和理论史研究的全过程。对接受到的原型信息进行选择、分解、加工、改造等一系列的创造性活动,反映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内部心理机制。这使翻译思想的研究,特别是翻译思想个体发生学的研究与心理学(尤其在认知过程、审美心理、社会心理等方面)具有多层交叉和关联。心理学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研究路径,同样可用于对译/论家思想的考察。文章提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借助认知心理学、审美心理学、文化及社会心理学以及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翻译思想的发生进行阶段划分、特征归纳和产生动因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赋能非遗对外传播多模态语料库平台构建研究
    刘佳
    2023, 173 (6):  34-39. 
    摘要 ( 199 )   PDF(1729KB) ( 116 )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对外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非遗对外传播和多模态语料库的前期研究成果,对多模态语料库和非遗对外传播的多模态共性进行分析,探索数字化时代下适合非遗对外传播的语料库平台的构架和应用。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多模态语料数据进行多形态、立体化重构,构建可用于多语种的非遗数据存储、检索、VR互动体验和教学的多模态对外传播平台模式,促进数字化与非遗对外传播的深度融合和体验,尝试用新的模式增强非遗的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梁思成中国建筑文化海外译写研究
    王姗姗, 孙会军
    2023, 173 (6):  40-45. 
    摘要 ( 143 )   PDF(1341KB) ( 70 )  
    梁思成是20世纪中国建筑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不仅在建筑史学、建筑教育、古建保护方面成就卓越,而且在中国建筑文化海外译写方面贡献巨大。本文聚焦梁思成1924至1947年间发表的系列英文著述,考察梁思成如何在中国建筑文化译写过程中,探索中国建筑术语的英文翻译问题。通过对其英文著述中“侏儒柱”“歇山顶”“斗拱”“塔”等建筑术语翻译的历时考察,我们发现梁思成对中国本土建筑术语的英文翻译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归化(术语格义),也有异化(跨文化阐释、音译、图像等)。他对于术语“斗拱”的翻译从归化逐渐过渡到异化,循序渐进地将中国建筑文化推介给英语读者,向英语世界展示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意义,推动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为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中国人特有的贡献。梁思成的中国建筑术语翻译及其背后的文化翻译思想,对于当下中国学术话语的海外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教育
    英汉同传译员轮换潜在规律及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刘剑
    2023, 173 (6):  46-51. 
    摘要 ( 78 )   PDF(1118KB) ( 26 )  
    利用多模态口译语料库针对同传译员轮换现象的研究表明,英汉同声传译平均每隔14.77分钟轮换一次,译员轮换过程平均耗时2.49秒。同声传译工作组性别搭配对工作时长有影响,男女搭配的译员工作组中男女译员单次工作时间长度差异较大。就同传译员轮换发生在语篇中的位置来看,译员会优先选择在不同发言人话轮转换的时候进行轮换,而且轮换经常发生在某些引导分句或意群的词或短语之后。轮换失误容易产生漏译、异常停顿或轮换时间过长,而轮换时后面的译员有可能会对前面的译员进行纠错。造成轮换失误的主要原因包括:译员预判失误,轮换处原文出现长句;原文出现生僻词、语音含混;译员因认知负荷过大出现被动性轮换。在同声传译教学中,有必要对同传轮换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及训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辅助翻译评价系统中的翻译质量评估
    王金铨, 牛永一
    2023, 173 (6):  52-57. 
    摘要 ( 103 )   PDF(1126KB) ( 395 )  
    建立人工译文的机器自动评分系统离不开对译文评价标准的量化,本研究回顾了译文质量评价标准和译文质量评估量化方法,提出从语言形式特征和语义内容特征对译文质量进行计算机辅助评价。语言形式特征包括与字词句篇相关的文本特征。语义内容特征包含三类:第一类是N元组(N-gram);第二类是运用潜在语义分析方法对译文进行降维处理,获得潜在语义结构,考察译文质量;第三类是参照人工语义评分标准制定出来的语义点。研究结果表明,语言形式特征和语义内容特征均能从不同方面对译文质量进行很好的预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我国翻译硕士教育:回顾与展望
    吕红艳, 钱伟扬
    2023, 173 (6):  58-62. 
    摘要 ( 80 )   PDF(1829KB) ( 255 )  
    近年来,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受到翻译学界和翻译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本文以中国知网2007-2022年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关研究论文为数据基础,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功能绘制我国翻译硕士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尝试将我国翻译硕士教育分为探索、初步发展、蓬勃发展、理性发展四个阶段,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翻译教学、课程设置、翻译能力等几个方面。文章最后提出,翻译硕士教育未来应重视翻译伦理研究和“多语种+”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译家研究
    探索翻译艺术 拓展翻译之道
    许钧
    2023, 173 (6):  63-67. 
    摘要 ( 76 )   PDF(1336KB) ( 250 )  
    罗新璋是我国当代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其翻译深受傅雷影响,傅雷的翻译之道对罗新璋的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双方有关翻译的互动中,傅雷提出了诸多有关中国文学翻译的重要思想与观点,罗新璋又在其基础上以批评与求真精神将其升华,为中国文学翻译留下了珍贵的理论遗产。本文结合罗新璋的书信、手抄稿、傅雷的回信与批注等一手材料,追踪罗新璋翻译艺术的探索历程,分析其对翻译之道的内涵拓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法合一:张柏然翻译实践与译学思想探微
    汪璧辉, 辛红娟
    2023, 173 (6):  68-72. 
    摘要 ( 80 )   PDF(1112KB) ( 247 )  
    张柏然教授是著名的双语词典编纂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以促生文明互鉴的翻译理想、助力文化自信的翻译观念和秉承对话互动的翻译原则,形成具有深厚文化哲学底蕴的翻译实践观。基于实践反思和双语词典学研究的启发,张柏然教授逐步确立辩证统一的跨学科译学研究思维,建构依托本土资源的译学理论体系,形成四方融通的“文化—生命”翻译诗学,为中国特色翻译学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译史钩沉
    评朱光潜译著《美学原理》
    姜望琪
    2023, 173 (6):  73-77. 
    摘要 ( 102 )   PDF(1133KB) ( 248 )  
    朱光潜先生是翻译家,但很少有人详细评价过他的译著。本文拟弥补这个缺憾,以同一著作的译本——译自英文的傅东华1935年的《美学原论》和译自意大利文的田时纲2014年的《美学的理论》——为参照对象,展示朱光潜1947年译本在准确性、流畅性方面的成功之处。同时,本文作者批驳了苏宏斌2020年对朱光潜所用译名“直觉”“表现”的意见。当然,我们也承认《美学原理》存在个别加字现象。本文最后讨论了术语的透明性问题,认为从现代翻译的发展趋势看,朱光潜的译著在这方面尚有可改进的余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墨海书馆科学译书的权力关系探究
    舒艾, 熊伟
    2023, 173 (6):  78-83. 
    摘要 ( 64 )   PDF(1370KB) ( 280 )  
    在已有的翻译史料研究中,墨海书馆的华人译者往往被刻画为隐形的文字执笔人以及话语权微弱的弱势群体。本文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的翻译研究路径,选取墨海书馆科学合译活动的代表作《谈天》,通过对其进行大量具体的微观语言分析,结合相关翻译史料,发现合译文人李善兰在实际翻译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能够主动参与天文知识的构建,超出了史料研究所认为的“记录”“润色”等被动辅助的权力范围。《谈天》是体现墨海书馆文人译者与传教士科学翻译话语权力关系的重要代表作,由此本文认为墨海书馆的华人助手在科学译书活动中并非处于绝对的话语弱势地位。本文与相关的史料研究形成互补,为翻译史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与副文本
    茅盾译作中的副文本研究
    刘金龙
    2023, 173 (6):  84-94. 
    摘要 ( 99 )   PDF(1118KB) ( 263 )  
    茅盾是我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著名的翻译家,不仅翻译成果丰硕,而且对翻译的思考也非常深入系统。茅盾翻译活动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副文本策略的广泛运用。本文以茅盾之子韦韬主编的《茅盾译文全集》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与茅盾翻译主体选择密切相关的译序、署名和注释三种内副文本类型,并从服务译作的读者阅读、呈现译者的翻译思想和揭示时代的翻译规范三方面分析其译作副文本的功能。茅盾译作副文本对促进其译作的接受与传播具有助力。对茅盾译作副文本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总结其翻译思想,而且对其他翻译家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王安忆的“法式三联像”——论译本副文本对中国作家域外文学形象的构建
    李澜雪
    2023, 173 (6):  90-94. 
    摘要 ( 86 )   PDF(1280KB) ( 347 )  
    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王安忆的作品被译为多种语言,与不同国家的读者相逢、相知。当中法国对她的译介,数量可观,且尤具特色,这令王安忆在法国收获了独特的文学形象,甚至拥有专属文化身份。本文以1987年至2020年之间法国翻译、出版的王安忆作品中的副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从封面设计、译序导读、封底介绍三个角度分析译介主体对作家文学形象多侧面的重塑:上海代言人、女性先锋、现实主义传人。在此基础上,评介法国译者、出版方的阐释倾向,以及其中或契合、或出离中国本土研究的定位与观点,探寻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与传播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nglish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2023, 173 (6):  95-95. 
    摘要 ( 59 )   PDF(629KB) ( 1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讯
    2023, 173 (6):  45-45. 
    摘要 ( 34 )   PDF(1081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