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东成. 翻译学中国学派之发展理念探讨[J]. 中国翻译, 2021(2): 5-12. [2] 陈东成, 李艳. 翻译学中国学派之构建原则探讨[J]. 上海翻译, 2021(6): 17-22. [3] 董秋斯. 论翻译理论的建设[J]. 翻译通报, 1951(4): 5-6. [4] 何刚强. 自家有富矿, 无须效贫儿——中国的翻译理论应当独树一帜之理据[J]. 上海翻译, 2015(4): 1-8. [5] 蓝红军. 译学理论何为——对我国翻译学理论研究的思考[J]. 上海翻译, 2015(1): 16-20. [6] 蓝红军, 冯丽霞. 翻译理论建构的多元融合——生态翻译学20年(2001-2021)之启思[J]. 中国外语, 2022(1): 105-111. [7] 罗新璋.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A]. 翻译论集[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1-20. [8] 潘文国. 构建中国学派翻译理论: 是否必要?有无可能?[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4): 20-24. [9] 王建华. 论“高等教育理论”的建构[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2(1): 12-22. [10] 魏向清, 刘润泽. 生态翻译学“术语革命”的理论价值意蕴[J]. 上海翻译, 2022(1): 9-15. [11] 吴自选. 变译理论与中国翻译理论学派的建构[J]. 上海翻译, 2018(4): 75-62. [12]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www.scio.gov.cn/31773/31774/31783/Document/1478145/1478145.htm. (2016-05-18)[2022-04-24]. [13] 许钧. 翻译研究之用及其可能的出路[J]. 中国翻译, 2012(1): 5-12. [14] 许钧, 穆雷. 探索、建设与发展——新中国翻译研究60年[J]. 中国翻译, 2009(5): 5-12. [15] 徐多毅, 陈俊宏. 走出西方中心主义,构建中国翻译学派——第三届“理论翻译学及译学方法论”高层论坛暨钱钟书翻译思想研讨会摭谈[J]. 外语与翻译, 2020(2): 92-96. [16] 严清华. 何以称“学派”[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www.cssn.cn/zx/bwyc/202112/t20211221_5384104.shtml. (2021-12-21)[2022-04-24]. [17] 杨镇源. 从知识到境界: 论翻译学中国学派之“宇宙心”理论[J]. 中国翻译, 2021a(2): 22-28. [18] 杨镇源. “向道而思”前提下翻译学中国学派之减思维刍议[J]. 上海翻译, 2021b(6): 22-26. [19] 张柏然. 中国译论要有中国味——代序[A]. 张柏然, 许钧 编. 译学论集[C].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7: 1-2. [20] 张南峰. 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J]. 中国翻译, 2000(2):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