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enette, Gérard. Paratexts: 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M]. Jane E. Lewin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 陈桂良. 茅盾写作艺术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金宏宇 等. 文本周边——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5] 林嘉新,徐坤培. 副文本与形象重构:华兹生《庄子》英译的深度翻译策略研究[J]. 外国语,2022(2):111-120. [6] 刘金龙,高云柱. 茅盾的文学转译观探究[J]. 上海翻译,2021(3):75-80. [7] 刘金龙. 翻译规范理论视野下的茅盾文学翻译研究[D]. 上海:上海大学,2022. [8] 马士奎. 翻译主体地位的模糊化——析“文革”时期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角色[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5):135-141. [9] 茅盾. 茅盾全集(第三十七卷·书信一集)[M]. 合肥:黄山书社,2014a. [10] 茅盾. 茅盾全集(第十八卷·中国文论一集)[M]. 合肥:黄山书社,2014b. [11] 阙红玲,刘娅. 副文本视域下中医典籍的翻译与传播[J]. 上海翻译,2023(1):84-88. [12] 韦韬. 茅盾译文全集(第1卷·小说一集)[C].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a. [13] 韦韬. 茅盾译文全集(第3卷·小说三集)[C].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b. [14] 韦韬. 茅盾译文全集(第7卷·剧本二集)[C].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c. [15] 韦韬. 茅盾译文全集(第6卷·剧本一集)[C].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d. [16] 韦韬. 茅盾译文全集(第9卷·政论·妇女问题)[C].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e. [17] 韦韬. 茅盾译文全集(第4卷·小说四集)[C].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f. [18] 肖丽. 副文本之于翻译研究的意义[J]. 上海翻译,2011(4):17-21. [19] 查明建,谢天振. 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20] 张玲. 汤显祖戏剧英译的副文本研究——以汪译《牡丹亭》为例[J]. 中国外语,2014(3):106-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