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2025年, 第18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10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思考
    应用探讨
    翻译教育
    译者研究
    文化译研
    学界动态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理论思考
    翻译研究学科归属的尴尬——兼论外国语言文学下的翻译(学)
    方梦之
    2025, 180 (1):  1-6. 
    摘要 ( 48 )   PDF(1322KB) ( 5 )  
    翻译研究者(包括文学翻译研究者)无一不把翻译学当作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学问。不过,2023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分类目录仍按二三十年前的陈规,把“翻译(学)”列在“外国语言文学”门类之下。当代翻译和翻译研究的空间辽阔,不独属于文学,也非只涉语言,而且还不一定是“外国的”,远非“外国语言文学”所能统辖。本文从文学翻译与应用翻译的关系、翻译的跨学科研究、翻译学与翻译教学,以及翻译学的定位等多方面探讨翻译学科内涵及其归属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翻译史论纲
    蓝红军, 陈红梅
    2025, 180 (1):  7-12. 
    摘要 ( 41 )   PDF(1124KB) ( 3 )  
    学界关注知识翻译活动已有时日,但将“知识翻译”概念化、范畴化、理论化仍是近来的事情。虽然知识翻译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论域还有待建构。就知识翻译史研究而言,有些关键问题还需要回答。鉴于此,本文提出知识翻译史研究的整体框架,简单讨论知识翻译史的概念界定、学科归属、价值意义、视域方法、选题难点等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信达切”融通中外翻译理论与实践
    李长栓
    2025, 180 (1):  13-18. 
    摘要 ( 96 )   PDF(1462KB) ( 12 )  
    本文结合笔者翻译实践,通过分析关于翻译标准和方法的各种论述,提出忠实、通顺、好用(信达切)三项标准及其实现方法——理解、表达、变通,是古今中外各种翻译理论的最大公约数,是理论界与实践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是融通理论与实践的一座桥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探讨
    中国特色审计话语翻译与“一带一路”传播研究
    钱永红
    2025, 180 (1):  19-24. 
    摘要 ( 29 )   PDF(1123KB) ( 5 )  
    我国在新中国百年发展历程中已经初步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话语体系。本文在厘清中国特色审计话语的定义及特性基础上,着重探讨审计话语翻译的选材、翻译与传播研究的主要议题、方法及策略,力求通过中外融通的话语和优秀的审计翻译作品向世界讲好中国审计故事。开展中国特色审计话语的翻译与传播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审计国际话语权,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念与文化参与全球治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的清晰性探析
    高远
    2025, 180 (1):  25-29. 
    摘要 ( 36 )   PDF(1156KB) ( 3 )  
    “清晰”是翻译实践维度的基本要求,也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在翻译产品研究、翻译过程研究、译者研究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翻译研究长期以来都将清晰视为翻译伦理的一个要素,聚焦于清晰的价值判断,忽视了清晰对于翻译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将清晰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性概念,探讨其理论基础与发展脉络,结合具体翻译案例分析清晰的具体内涵与实施路径,旨在推动“清晰”的理论性、应用性研究,助力建构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国时期医学期刊对国外医学新知的选择和翻译——以《医文摘要》为例
    王利娜
    2025, 180 (1):  29-33. 
    摘要 ( 42 )   PDF(1308KB) ( 5 )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理念的倡导,民国时期的科技翻译事业蓬勃发展,对国外医学新知的翻译尤为活跃。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医学期刊《医文摘要》为例,对其译文的底本来源、主题和主要译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医文摘要》底本来源于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16个国家,源自美国的译文最多,约占译文总量的79%,底本来源刊物多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医学期刊。译文主要有摘要、综述、书评和消息四种类型。以臧玉洤、谢少文为代表的《医文摘要》主要撰稿人既是医者,又是译者,还是医学教育家,他们翻译发表国外医学研究前沿成果,使得国外医学各科最新研究成果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译作内容指导了临床实践,启发了国内医学工作者的科研活动,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中国文学英译破除读者共情障碍的译者内省方法
    杨镇源
    2025, 180 (1):  34-39. 
    摘要 ( 24 )   PDF(1495KB) ( 2 )  
    为改善中国文学英译的读者接受,相关研究多试图通过分析成功译例为译者提供参考。然而此类译例策略复杂多变,难以从中概括可行路径,使译者方法论易陷入操作性短板。本文基于新儒家的心学思想,提倡译者内省方法,从向外追逐策略转入向内反思;译者籍此悬置成见,解缚于文字匹配、读者想象、审美价值的自我框定,彰显“人同此心”的本心,破除读者共情障碍。由此,内省成为译者方法论抓手,有助于中国文学英译以更强操作性改善读者接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教育
    生成式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翻译素养研究
    杨艳霞, 陈莹, 魏向清
    2025, 180 (1):  39-45. 
    摘要 ( 140 )   PDF(1463KB) ( 29 )  
    随着生成式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协同翻译模式逐渐成为常态。然而,人机协同翻译过程中的协作问题并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从数字素养、机器翻译素养切入,提出“人机协同翻译素养”这一新概念,深度剖析人机协同翻译素养的内涵与结构,进而基于布鲁姆认知分层理论,建构人机协同翻译素养结构模型,探索人机协同翻译素养培养路径,以期为生成式智能时代的翻译人才培养、人机协同翻译素养测评工具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听翻译教学云平台OOONA EDU的实践教学与超越
    苗菊, 曾朵
    2025, 180 (1):  46-51. 
    摘要 ( 75 )   PDF(1246KB) ( 3 )  
    视听翻译教学云平台OOONA EDU已在教学应用中展示出对视听翻译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应用价值。它是服务于媒体本地化完整流程的视听翻译云端工作平台OOONA的分区平台,专用于视听翻译人才培养。本文论述视听翻译教学云平台OOONA EDU的相关背景、教学流程和实践体验,分析视听翻译媒体本地化支持工具的功用,并对比国内视听翻译实践常用软件及平台,提出OOONA EDU的优势。由此指出语言基础设施建设的云端发展,尤其是在翻译教育中的应用和研究意义。在我国翻译专业硕士教育办学发展之际,需要开拓视听翻译人才培养和教学途径:结合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实践,应用语言基础设施,以行业实践状态为参照依据,规划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文科背景下人工智能辅助翻译教学研究
    隋晓冰, 周宇薇, 谢洪
    2025, 180 (1):  52-56. 
    摘要 ( 135 )   PDF(1237KB) ( 8 )  
    新文科理念强调文理交融,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运用到翻译教学中。但现有翻译教师技术素养不高、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评价方法单一,满足不了新文科建设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在教师技术素养要求、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三方面分析人工智能辅助翻译教学的客观要求,并基于此提出新文科背景下人工智能辅助翻译教学的实践路径,以弥补现有翻译教学不足,促进翻译教学数智化发展,助力新文科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译者研究
    黎翠珍粤语译本《李尔王》的音乐性——兼及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张美芳, 覃斌健
    2025, 180 (1):  57-62. 
    摘要 ( 43 )   PDF(1523KB) ( 6 )  
    本文结合王力提出的语言音乐性论述,以莎剧《李尔王》两个片段为例,从韵律节奏、选字措辞以及情感传递三方面将黎翠珍的粤语译本和两个广为流传的普通话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相对而言,粤译本节奏简洁明快、选词古雅生动、情感充沛直接,译文更贴合原作的戏剧性和表演性要求,增强了戏剧的本地化和观众的情感共鸣,有效地将西方戏剧文本融入到粤语文化语境中。此外,本文还从翻译目的、译文使用者和翻译态度三方面探讨黎翠珍粤语译本音乐性的成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赵元任科学翻译活动始末钩沉
    聂炜, 许明武
    2025, 180 (1):  63-69. 
    摘要 ( 63 )   PDF(1530KB) ( 2 )  
    学界对赵元任的研究多聚焦于其语言学的造诣上,掩盖了他作为翻译家并在中国翻译史上享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事实。爬梳赵元任早期科学翻译活动始末,钩沉其译介动机、选材及策略之“由”与“实”,以探究其科学翻译实践之于其翻译思想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发现,早年求学期间深受萨顿“新人文主义”影响的赵元任,以“科学构建人文”的思想贯穿其一生的文化活动,翻译尤然。而他以《科学》《罗素月刊》为代表的科学翻译活动为该思想来源提供了认知的实践基础。这一阶段的翻译活动不仅推动国人对于西方“科学”的了解由知识到智识的层面,为近代科学体系在中国的铺陈奠定基础;还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深化与演进;而他对中国语言的科学探索与实践,更极大促进了白话文的精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唐钺:从科学传播到哲学、心理学的翻译
    李艳丽, 阎书昌
    2025, 180 (1):  70-75. 
    摘要 ( 31 )   PDF(1308KB) ( 1 )  
    本文深入探讨翻译家唐钺的翻译及其传播情况,突出他的翻译实践、思想及其影响。唐钺一生从事心理学事业,早期从事科学传播,后期从事哲学、心理学引介,最终专注于心理学史的翻译工作。通过梳理其翻译的相关文献,发现他主张音译并灵活运用意译,主张译名统一,酌量采用文言文、外国语,认为翻译要服务现实需要等,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他的翻译不仅力求正确叙述,而且带有对原著的领会,并加以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他翻译的一些文本至今仍在流传和使用。唐钺是一位全心全意献身学术研究的学者,同时他的翻译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译研
    中国古代画论在英语世界的早期译介
    王传英, 姚梦妮
    2025, 180 (1):  76-82. 
    摘要 ( 45 )   PDF(1359KB) ( 6 )  
    中国古代画论贯通华夏哲思,承载美学追求,堪为中华本土艺术学之精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旅日及日籍学者、西方汉学家和艺术从业者与文化界、鉴藏界互动密切,享有得天独厚的艺术文化资源,促使早期译介行为闭环生发。三组译者群体接续译介,受身份与动机影响,侧重中国古代画论的不同向度。旅日及日籍学者以宣介日本绘画艺术为主要目的,附带翻译中国画家奇闻及绘画艺术核心概念;汉学家群体注重史料爬梳,勾勒中国绘画史轮廓;艺术从业者融合实践专长,探索绘画艺术精神,传播绘画知识体系。随着译介内容的不断深入与拓展,古代画论的基本面貌逐渐清晰,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在英语世界的深入研究与传播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武侠小说风格传译的译者行为批评探赜——以《神雕侠侣(卷一)》张菁英译本为例
    付满, 贾柯
    2025, 180 (1):  82-88. 
    摘要 ( 69 )   PDF(1468KB) ( 14 )  
    武侠小说作为中国特有的小说形式,是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媒介。风格传译对于武侠小说的跨文化传播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梳理《神雕侠侣(卷一)》张菁英译本译外风格传译动因,继而从译内维度分析张菁英译本在词汇语境、句法结构、章法逻辑和修辞格标记四种风格符号上的换码策略,并基于“译者行为批评量表”在“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体系下对译本译者行为的求真度与务实度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神雕侠侣(卷一)》张菁英译本倾向于高务实度,以实现商业价值和跨文化交流为最终目标,部分风格符号的求真度受损。本文希冀以风格传译为切入点对武侠小说外译进行研究,以拓展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应用范式,助力讲好中国武侠故事,推动中国武侠文化海外传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界动态
    国家翻译能力研究的多元路径与价值探索——兼评相关会议
    赵田园, 李娟娟
    2025, 180 (1):  89-94. 
    摘要 ( 36 )   PDF(1245KB) ( 4 )  
    “国家翻译能力”领域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研究共同体,相关成果通过学术论文、专著和连续举办的三届学术研讨会得以高质量呈现。近日,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在澳门顺利召开,会议成果充分展现了当前国家翻译能力研究的跨区域、跨主体、跨时空、跨领域、跨视角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彰显了这一研究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促进知识交流与文明互鉴、维护公民语言权利、提升社会整体福祉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标志着研究图谱的广度、精度、跨度、温度和高度进一步拓展。本文旨在评析此次会议的成果特征及其重要价值,并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为未来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与建设提供相关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讯
    2025, 180 (1):  51-88. 
    摘要 ( 12 )   PDF(1121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nglish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2025, 180 (1):  95-96. 
    摘要 ( 17 )   PDF(1685KB) ( 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