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稿递送
    翻译要为国际传播与社会发展服务
    黄友义
    2022, 165 (4):  1-1. 
    摘要 ( 1800 )   PDF(1113KB) ( 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一部精品力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小说英译研究》述评
    许钧
    2022, 165 (4):  2-4. 
    摘要 ( 1798 )   PDF(1061KB) ( 70 )  
    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是中国文学融入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异域受众感知和接受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关键手段。梳理与反思中国当代小说英译的对象、过程、方法与效果等维度的历时变化和经验得失对于对外翻译研究以及翻译学理论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小说英译研究》描绘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对外译介的全貌景观,对翻译学未来发展提出深刻见解,颇具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归纳其写作特色,指明该书在推进中国翻译学科的创新发展、促进翻译史特色叙述话语的构建、提升文学外译研究的理论自觉等方面的学术贡献与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思考
    论翻译的“修辞语境”
    陈小慰
    2022, 165 (4):  5-10. 
    摘要 ( 1742 )   PDF(1093KB) ( 70 )  
    本文从定义翻译的“修辞语境”入手,探讨其构成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的分析与因应机理。论证翻译的“修辞语境”包括了翻译目的(缺失)、特定译文受众、所有可能的制约因素或局限,以及灵活因应、切合特定语境的译文话语设计等,更符合翻译现实,更具解释力和可操作性,也更有利于提高翻译的有效性。通过对“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评述分析,提出翻译的修辞语境可以成为已有翻译语境观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观照下的社会翻译学中国建构
    李东霖, 牛云平
    2022, 165 (4):  11-16. 
    摘要 ( 1748 )   PDF(1143KB) ( 84 )  
    社会翻译学的发端依托于西方社会学理论,而要建构其中国特色的学科话语体系,离不开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更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引入社会翻译学的论域,是文化与理论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科学理中国化、研究话语全局化的有益尝试。以马克思主义在研究中的现实指导性为反思基点,本文论证其能满足社会翻译学中国建构的原创性、系统性和现实性需求,分析矛盾观、实践观、文艺观等思想如何为学科认识、方法与价值体系提供本位观照,以期解决学科研究的中国问题,体现对翻译研究学科发展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翻译过程研究前沿动态的可视化分析(2001-2020)
    王湘玲, 王立阳
    2022, 165 (4):  17-22. 
    摘要 ( 1672 )   PDF(1207KB) ( 79 )  
    近年来,翻译过程研究成为了翻译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01-2020年间刊载在SSCI和A&HCI期刊上的翻译过程研究相关论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际翻译过程研究的前沿动态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该领域研究热点涉及译者培养、翻译能力、认知努力、翻译经验和问题决策等;(2)前沿领域与人机交互翻译、翻译教育教学、翻译过程研究理论探索相关;(3)未来研究将呈现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深度融合、数据收集与分析更具生态效度、跨学科融合更趋深入等趋势。本文管窥当前国际翻译过程研究的前沿动态,以期为国内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翻译教育教学和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探讨
    “课程思政”英文译名刍议
    吕奇, 尹珩
    2022, 165 (4):  23-28. 
    摘要 ( 2543 )   PDF(1099KB) ( 494 )  
    中文语境下的“课程思政”内涵颇丰,在英文语境下如何较为准确、完整地再现其内涵,实非易事。目前,作为术语的“课程思政”英文译名五花八门,而与其相关的研究寥寥无几。爬梳甄选现有高频英文译名,对英语国家人士进行问卷调查,搜集其识解反馈,并结合与英国汉学家访谈及语料库检索结果等进行考察,可以发现:现有英文译名有失适切,存在“名不及实”,甚至“名误其实”,不利于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场域的形象建构。必须高度重视“课程思政”英文译名对其内涵在目标语语境下的再现,才能尽可能“名副其实”地讲好中国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故事,传播好中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声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ilent Spring汉译行动者网络构建考察
    仲文明, 王亚旭
    2022, 165 (4):  29-34. 
    摘要 ( 1790 )   PDF(1097KB) ( 78 )  
    蕾切尔·卡逊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生态文学作家之一,被誉为世界生态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卡逊的代表作Silent Spring开创了生态文学新纪元,引发了全球范围生态意识觉醒与环境保护革命。Silent Spring在中国的译介始于1970年,截至2021年共有58名译者在62家出版社出版了106个译本。本研究基于社会翻译学视角,以巴黎学派拉图尔和卡龙等学者提倡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框架,采用民族志、访谈等研究方法,对Silent Spring在中国的译介历程进行了描述性研究,考察Silent Spring汉译行动者网络的动态构建过程。研究发现,参与译介传播的行动者数量和类别逐渐增长;不同阶段的核心行动者有所不同;既有积极行动者,也有消极行动者;非人类行动者的作用越来越显著。Silent Spring的汉译历程启示我们,关注翻译产品的同时也要关注译介活动行动者,以还原翻译全貌,提升译介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器翻译对二语写作的影响研究:焦点与趋势
    吴影, 李朝
    2022, 165 (4):  35-39. 
    摘要 ( 1757 )   PDF(1099KB) ( 152 )  
    近年来,机器翻译对二语写作影响的研究发展迅速,为二语写作研究带来了新视角。本文追溯了机器翻译对二语写作影响研究的演进历程,归纳了研究聚类和目前的研究重点,并结合相关技术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向,着重分析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针对未来机器翻译在二语写作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远程会议口译的风险及防范
    洪岗, 洪淼
    2022, 165 (4):  40-45. 
    摘要 ( 1702 )   PDF(1080KB) ( 132 )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发使远程会议口译成为常态,这一新常态对口译员、会议组织者、口译服务及设备提供商都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本文以一线会议口译员远程同声传译的经验为基础,从口译员的视角,对远程同声传译给口译员带来的五方面风险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一新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译停顿研究评述:现状与展望
    齐涛云, 杨承淑
    2022, 165 (4):  46-52. 
    摘要 ( 1754 )   PDF(1110KB) ( 70 )  
    停顿作为口译话语中普遍存在的非流利特征,是探究口译认知过程的一扇窗口,其学术价值得到了诸多口译研究学者的认可。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口译停顿研究的主要议题和研究方法。议题主要围绕两个角度:(1)口译停顿内在属性特征;(2)口译停顿特征与外在变量的关系。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语料采集来源包括实验法和语料库,语料分析多采用量性与质性结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多个角度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译研
    虞苏美《三国演义》校译本之特色研究
    范冬梅, 赵刚
    2022, 165 (4):  53-59. 
    摘要 ( 1806 )   PDF(1232KB) ( 148 )  
    虞苏美教授校译之《三国演义》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是中国典籍外译的一个成功范例,但鉴于译者的“隐身”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读者无论对译者还是译本的具体情况均较为陌生。有鉴于此,本文以该校译本的海外接受度为切入视角,首先阐述译者身份及其翻译行为的始末,将译者带到前台,然后以此为基础重点探讨虞译本有别于其他两个译本的特色,以期对中国典籍外译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视域下《三国演义》邓罗译本比较研究
    沈高阳, 张志云
    2022, 165 (4):  60-65. 
    摘要 ( 1783 )   PDF(1206KB) ( 102 )  
    近年来,关于清末海关洋员的汉学研究与翻译著作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邓罗于1889-1892年间在《中国评论》上发表《三国演义》节译,反响斐然。1891年,他入职海关,并凭借其优秀的汉语水平,于数年间迅速升迁至税务司。邓罗前后共翻译了两版《三国演义》,译文的差异展现了译者身份与翻译态度的转变。本文拟通过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从邓罗本人及其所处历史时代出发,比较他的前后两版译文,进而阐释其文化身份与翻译目的的变迁过程,并由此推及海关洋员中的汉学家、翻译家群体所具备的文化身份及其转变进程上的共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译者、评者与读者:毕飞宇在法国接受的三维透视
    李巍
    2022, 165 (4):  66-71. 
    摘要 ( 1701 )   PDF(1160KB) ( 50 )  
    中国文学外译要“走出去”,更需要“走进去”。翻译是个不断生成的过程,需要翻译、批评与接受的良性互动。本文基于译者、评者、读者三个不同维度,在对毕飞宇文学作品法译本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从关注焦点、媒介评论、文学感受等层面对毕飞宇在法国的接受现状进行梳理与简要分析,提倡译者及批评家对大众读者的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译史纵横
    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中国园林文化在欧洲的译介传播研究
    陈德用
    2022, 165 (4):  72-77. 
    摘要 ( 1692 )   PDF(1151KB) ( 63 )  
    本文按照相应的统计指标将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中国园林文化在欧洲的译介传播分为四个阶段,对各阶段的译介活动进行描述性梳理和解释性探讨,选取适当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总结中国园林文化成功“走进”欧洲的经验,同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当下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数”译名的历史探源与意义分析
    张必胜
    2022, 165 (4):  78-83. 
    摘要 ( 1872 )   PDF(1159KB) ( 62 )  
    我国传统数学中对整数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然而,传统数学中没有质数理论,更没有质数这一术语。明清时期,随着西方数学的传入,质数理论也随之传入我国。经历了“数根”“本数”“元数”“无等之数”“质数”“素数”等表述后,最终“质数”一词被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本文通过对“质数”术语的考察,探析西方数学传入后数学术语的演变规律,厘清数学术语的嬗变历史,探赜数学术语的来龙去脉;得出民国时期数学术语的审定充分考虑到了术语翻译的“简短”“声谐”“义真”等要素,结合西方数学理论的本质和汉语本身的音义,以及学科交叉等多重标准下进行的术语翻译和选择,使得汉译术语能够准确和完美地表述对应的数学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家蔡元培:译作、译论与贡献
    刘洋, 文军
    2022, 165 (4):  84-89. 
    摘要 ( 1786 )   PDF(1088KB) ( 30 )  
    “教育家”是蔡元培最为著名的称号,也是他广为人知的身份“标签”,但其足迹、成就和贡献绝不仅限于教育事业。作为贯穿其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方面,蔡元培在译学领域成就不凡。通过梳理和探寻其在译学领域的所作所为,本文发现蔡元培曾译介多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外学术著作,提出独树一帜的译学思想,同时围绕翻译活动做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工作,为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以及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其翻译事业不只是个人学术志趣的体现,更是其心系教育、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直接印证。蔡元培不仅是教育家,也是当之无愧的“翻译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刊评介
    译心译意,以文化传播为旨归——评许多《江苏文学经典英译主体研究》
    张媛, 秦文华
    2022, 165 (4):  90-94. 
    摘要 ( 1688 )   PDF(1076KB) ( 49 )  
    许多教授的《江苏文学经典英译主体研究》聚焦五位以中华文学经典英译为己任的翻译家,通过探析他们的翻译动机、翻译选择、翻译过程、翻译立场、翻译风格,呈现出文学经典翻译主体的共性和个性。全书问题意识明确、学术思路清晰、资料详实、论证丰富,阐明了五位翻译主体传播中华文化的特点、功效和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nglish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English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2022, 165 (4):  95-95. 
    摘要 ( 1647 )   PDF(618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