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ang Serge. Algebra [M]. Heidelberg, Berlin,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2002. [2] Schubert Horst. Die Eindeutige Zerlegbarkeit Eines Knotens in Primknoten [M].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49. [3] G. A. Miller,繆玉源. 质数乘方群中亚倍尔子群之个数[J].北大学生,1931 (4):126-132. [4] 本校布告.数理学会启事[J].北京大学日刊,1919(335):2. [5] 曹则贤.物理学咬文嚼字之六十九 什么素、质?[J].物理,2015 (2):114-117. [6] 方梦之,孙吉娟.翻译研究的“宏中微”三分[J].上海翻译,2020(1):1-7. [7] 傅敬民.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回顾与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3-104. [8] 傅敬民,喻旭东.大变局时代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现状与趋势[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28-140. [9] 格致近闻.续动物变化[J].教会新报,1873(263):13. [10] 国立编译馆呈文(第三○六号)[J].国立编译馆馆刊,1935(7):扉页. [11] 国立编译馆.数学名词[M].重庆:正中书局,1945. [12] 黄步瀛.英文数学名词中译之讨论[J].科学,1932(8):1248-1254. [13] 健.关于质数的基本知识若[J].科学世界,1935 (1):63. [14] 教育部令(第一五一一九号)[J].教育部公报,1935(43/44):17. [15] 教育部指令(第一五一二○号)[J].国立编译馆馆刊,1935(7):扉页. [16] 科学新闻:中国数学会审查数学名词[J].科学,1935(9):1456. [17] 科学名词审查会.算学名词[J].科学,1925(3):400-416. [18] 兰纪正,朱恩宽 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9] 李善兰,伟烈亚力.几何原本[M].上海:墨海书馆,1857. [20] 李善兰.考数根法[J].中西闻见录,1872a(2):13-16. [21] 李善兰.考数根法[J].中西闻见录,1872b(3):15-18. [22] 李善兰.考数根法[J].中西闻见录,1872c(4):15-20. [23] 刘钝,苏淳.彼得堡数学学派的奠基人——纪念П.Л.切比雪夫逝世九十周年[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6):62-74. [24] 穆.质数谈[J].玉屏周刊,1936(56):2-3. [25] 名词工作近闻——数学名词[J].国立编译馆馆刊,1935(6):5. [26] 马地泰.谈质数(附表)[J].复旦,1931(复旦理工专号):159-170. [27] (奥)欧根·维斯特.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撰学导论[M].邱碧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8] 裘光明.数学辞海(第一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29] 世界学术消息:数学会审查数学名词[J].学术世界,1935(6):127. [30] 数学教学组.请教实部设法统一算学名词[J].新教育,1924(3):701. [31] 数学名词审查已竣[J].社友,1935(50):5. [32] 吴启中,曾昭抡.中国数学会审查数学名词[J].时事月报,1935(4):23. [33] 许钧.论翻译的层次[J].中国翻译,1987(5):12-16. [34] 尤式.略谈质数[J].浙江青年,1937 (10):99-105. [35] 张必胜.李善兰考数根法的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1-5. [36] 张必胜.明清的数学翻译与中国数学学科的创建[J].上海翻译,2021(6):72-77. [37] 张希曾.求100以下诸素数之倍数法[J].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学会杂志,1918a(1):84-86. [38] 张希曾.求100以下诸素数之倍数法[J].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学会杂志,1918b(2):164-167. [39] 中国数学会数学名词审查会议纪要[J].国立编译馆馆刊,1935(6):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