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2, Vol. 165 ›› Issue (4): 60-65.

• 文化译研 • 上一篇    下一篇

描述视域下《三国演义》邓罗译本比较研究

沈高阳, 张志云   

  1.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 收稿日期:2022-01-19 出版日期:2022-07-10 发布日期:2022-07-28
  • 作者简介:沈高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清末海关史、中国语言文学与比较文学;张志云,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中国近代史、海关史、帝国史。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海关通史”(编号:21&ZD220)。

  • Received:2022-01-19 Online:2022-07-10 Published:2022-07-28

摘要: 近年来,关于清末海关洋员的汉学研究与翻译著作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邓罗于1889-1892年间在《中国评论》上发表《三国演义》节译,反响斐然。1891年,他入职海关,并凭借其优秀的汉语水平,于数年间迅速升迁至税务司。邓罗前后共翻译了两版《三国演义》,译文的差异展现了译者身份与翻译态度的转变。本文拟通过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从邓罗本人及其所处历史时代出发,比较他的前后两版译文,进而阐释其文化身份与翻译目的的变迁过程,并由此推及海关洋员中的汉学家、翻译家群体所具备的文化身份及其转变进程上的共性。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邓罗, 描述性翻译研究, 海关洋员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