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lbir, A. H., Alves, F. & Dimitrova, B. E., et al. A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view of translation from an empirical, experimental,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 The TREC network [J].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2015, 7(1):5-25. [2] Munday, J. The role of archival and manuscript research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ranslator decision-making [J]. Target, 2013, 25(1):125-139. [3] Small, H. The synthesis of specialty narratives from co-citation clusters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86, 37(3):97-110. [4] 陈静. 从操纵理论和译者主体性看“文革”语境中的外籍译者群 [J]. 上海翻译,2017(4):31-33. [5] 樊宪雷,施梦. 党的经典文献对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J]. 对外传播,2021(12):51-55. [6] 方梦之,庄智象. 翻译史研究:不囿于文学翻译——《中国翻译家研究》前言 [J]. 上海翻译,2016(3):1-9. [7] 冯全功. 翻译手稿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向 [J]. 上海翻译,2022(2):24-30,95. [8] 傅敬民,张开植. 翻译的社会性与社会的翻译性[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1):120-127,161. [9] 高方,许钧. 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 [J]. 中国翻译,2010(6):5-9,92. [10] 胡安江.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 [J]. 中国翻译,2010(6):10-16,92. [11] 胡安江,胡晨飞. 再论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以寒山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 [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4):55-61,54. [12] 李红满.国际翻译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J]. 中国翻译,2014(2):21-26. [13] 刘一鸣,张冰洁. 汉学家蓝诗玲译介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J]. 西部学刊,2022(2):165-169. [14] 罗选民,杨文地. 文化自觉与典籍英译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63-66. [15] 吕世生. 社会学的“翻译转向”及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意义 [J]. 国外社会科学,2013(5):107-112. [16] 诺曼·费尔克劳. 话语分析:社会科学研究的文本分析方法 [M]. 赵芃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17] 覃江华. 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翻译观论 [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17-121. [18] 单宇,范武邱,蔡万爽. 数据时代翻译家研究方法论 [J]. 上海翻译,2019(3):18-23,94. [19] 王峰,陈文. 国内外翻译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译学核心期刊的知识图谱分析 [J]. 外语教学,2017(4):83-88. [20] 王燕,李正栓. 《大中华文库》科技典籍英译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J]. 上海翻译,2020(5):53-57,94. [21] 谢柯,邱进. 翻译的超学科研究:认知与步骤 [J]. 上海翻译,2018(2):12-17. [22] 许多,许钧. 中华典籍翻译主体辨——兼评《〈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4):76-82. [23] 袁丽梅. “厚译”厚在哪儿?——对汉学家译者主体性的再思考 [J]. 外语教学,2020(4):97-101. [24] 张继光,张政. 国内葛浩文研究状况的CiteSpace分析 [J]. 外国语文,2015(4):96-103. [25] 张西平.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海外汉学研究 [J]. 中国比较文学,2011(1):28-34. [26] 张西平. 关于西方汉学家中国典籍翻译的几点认识 [J]. 对外传播,2015(11):53-55. [27] 周领顺. 译者行为批评的理论问题 [J]. 外国语文,2019(5):118-123. [28] 祝朝伟. 互文性与翻译研究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7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