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2, Vol. 164 ›› Issue (3): 27-32.

• 应用探讨 • 上一篇    下一篇

“变相”的真实——早期佛经话语“变译”解读

张威1, 赵燕飞2   

  1. 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2.伦敦大学,英国 伦敦
  • 收稿日期:2021-08-02 出版日期:2022-05-10 发布日期:2022-06-21
  • 作者简介:张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翻译理论、翻译历史、语料库翻译研究;赵燕飞,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生,研究领域: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佛经翻译。
  • 基金资助:
    2019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多语双向跨模态翻译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编号: 19YYB0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数据库群平台研制与应用”(编号: 2022JS004)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卓越人才计划项目。

  • Received:2021-08-02 Online:2022-05-10 Published:2022-06-21

摘要: “案本而传”的忠实翻译观在中国传统译论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然而,翻译史的诸多事实显示,有关“变译”的案例不胜枚举。通过梳理佛经汉译相关文献,本文从词汇转换、文体调整及语篇构建三个层面,着重探讨了佛经翻译初期格义迂阔、偈颂变体、异本会译三种变译形式,撮要举隅,以期引发读者对佛经译史中诸多变译事实的思考。总之,佛经变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变,也是中印文化交融会通的代表,更体现着佛教思想在中国的本土化传播过程。

关键词: 佛经汉译, 案本而传, 变译, 文化交融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