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2, Vol. 164 ›› Issue (3): 33-38.

• 应用探讨 • 上一篇    下一篇

《道德经》四个英译本的翻译风格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统计与分析

张旭冉, 杏永乐, 张盼, 戈玲玲   

  1. 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 收稿日期:2021-11-12 出版日期:2022-05-10 发布日期:2022-06-21
  • 通讯作者: 戈玲玲,博士,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语料库语言学、翻译学、语用学。
  • 作者简介:张旭冉,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语料库翻译学;杏永乐,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形式语言学;张盼,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讲师,研究领域:语料库翻译学、应用语言学;
  • 基金资助: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语言文化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编号:18YBA366)的阶段性成果。

  • Received:2021-11-12 Online:2022-05-10 Published:2022-06-21

摘要: 本研究采取语料库的方法,选取《道德经》的四个英译本(Legge译本、Waley译本、辜正坤译本、许渊冲译本)作为研究对象,聚焦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对比分析四译本的翻译语言特征,旨在探索译者所处的时代与译者身份对译文翻译风格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历时角度来看,四个译本都体现了各自的时代特色,早期译本词汇密度较大,句式复杂,句子长短不齐,译者多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近期译本词汇密度较小,用词简练,语句精炼,句式较为工整,译者采用的翻译方法比较灵活,更多保留了中国文化元素。(2)从译者身份来看,西方译者的译本体现了译者所处国家社会的传教需求和战后人民对东方文化的向往,而中国译者的译本更多地传播了中国文化,彰显了译者的文化自信。(3)对比四个译本,许渊冲译本措辞精炼,句式紧凑,符合《道德经》原文语言特色,使西方读者了解到中国典籍和中国历史文化底蕴,促进中国典籍的外译,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 翻译风格, 《道德经》译本, 语料库研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