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aker, Mona. Editorial: Transl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etics, 2018(38) : 8-10. [2] Eco, Umberto. Experiences in Translation[M]. Alastair McEwen. (Tran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1. [3] St. André, James & Peng, Hsiao-Yen (eds.). China and Its Others: Knowledge Transfer through Translation, 1829-2010[M]. Amsterdam & New York: Rodopi, 2012. [4] 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Third Ed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5] 蔡元培. 记三十六年以前之南洋公学特班[A]. 黄昌勇,陈华新 编. 老交大的故事[C].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38-43. [6]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陈思和. 想起了《外国文艺》创刊号[J]. 博览群书,1998(4):19-21. [8] 戴雪. 宪法论[M]. 谢无量 译. 上海:右文社,1914. [9] 戴雪. 英宪精义[M]. 雷宾南 译.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30/2009. [10] 董丽敏,周敏. 危机语境中的知识、媒介与文化转型——对晚清中国知识生产的一种考察[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97-109. [11] 都樾. 汤寿潜佚著《宪法古义》考证[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0-63. [12] 方梦之,庄智象. 翻译史研究:不囿于文学翻译——《中国翻译家研究》前言[J]. 上海翻译,2016(3):1-8. [13] 方梦之,傅敬民. 振兴科学翻译史的研究——应用翻译研究有待拓展的领域[J]. 外国语,2018(3):67-75. [14] 高平叔. 蔡元培语言及文学论著[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15] 楷尔黑猛. 哲学泛论[J]. 翻译世界,1902-1903(1-4):1-61. [16] 黎昌抱,王佳. 李善兰科学翻译成就及其对中国科学近代化的贡献[J]. 上海翻译,2021(6):78-82. [17] 李富鹏. 改造“律例”——晚清法律翻译的语言、观念与知识范式的近代转化[J]. 政法论坛,2019(6):87-99. [18] 马镜泉,赵士华. 马一浮评传[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19] 闵冬潮. 通过翻译创造女性主义共享的知识[J]. 浙江学刊,2016(2):26-33. [20] 覃江华. 传统与现代之间:谢无量伦理思想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 [21] 覃江华. 翻译与知识生产、管理和转化——知识翻译学刍议[J]. 当代外语研究,2022(1):60-71. [22] 沈伟. 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基于南洋公学特班的研究[J]. 交大法学,2019(1):108-124. [23] 汤寿潜. 宪法古义叙[A]. 汤寿潜史料专辑(《萧山文史资料选辑(四)》)[C]. 萧山:政协浙江省萧山市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1993:465-468. [24] 谢蒙(谢无量). 新制哲学大要[M]. 上海:中华书局,1914. [25] 谢无量. 伦理学自叙[J]. 雅言,1914(4):115-123. [26] 谢无量. 中国哲学史[M]. 上海:中华书局,1916. [27] 谢无量. 谢无量文集(第一卷):孔子·韩非[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8] 许钧. 翻译精神与五四运动——试论翻译之于五四运动的意义[J]. 中国翻译,2019(3):5-12. [29] 杨言,胡翠娥. 史学家、教育家何炳松的学术翻译研究[J]. 上海翻译,2021(5):85-89. [30] 张慧剑. 辰子说林[M]. 南京:新民报社,1946. [31] 张汝伦. 他者的镜像:西方哲学对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影响[J]. 哲学研究,2005(2):55-60. [32] 张之洞. 劝学篇[M]. 冯天瑜,姜海龙 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20. [33] 张子康. “夫子归来”——蟹江义丸的《孔子研究》在中国学界的流传与影响[J]. 孔子研究,2021(4):138-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