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2, Vol. 164 ›› Issue (3): 21-26.

• 应用探讨 • 上一篇    下一篇

翻译与现代知识话语建构——以谢无量的翻译活动为例

覃江华   

  1.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 收稿日期:2021-06-04 出版日期:2022-05-10 发布日期:2022-06-21
  • 作者简介:覃江华,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中西翻译理论、中国文学外译、中国哲学史。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谢无量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型研究”(编号:16CZX037)的成果之一。

  • Received:2021-06-04 Online:2022-05-10 Published:2022-06-21

摘要: 翻译是一种知识迁移、话语重构和价值创造活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使得中国传统知识生产方式和话语体系遭受严重挑战。印刷技术、文化机构和教育制度的革新,不仅提升了知识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而且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了新的知识生产格局、学术共同体和公共话语空间。译者成为重要的知识生产者。在此背景下,谢无量通过创办翻译期刊、出版翻译著作、译编新式教材等方式,推动地方性知识在不同语言、文化和知识共同体之间迁移和转化。这有助于国人获取世界知识,重估传统文化价值,建立现代知识体系,重塑思想道德观念,反思自我与他者、世界的关系。以谢无量的翻译活动为个案,可以考察现代知识话语的形成过程,深刻认识翻译的本质、价值和历史。

关键词: 谢无量, 翻译期刊, 教材译编, 知识生产, 话语建构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