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a. [2] 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b(1):1-5. [3] 傅敬民.翻译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学科边际[J].中国外语,2016(5):14-19. [4] 傅敬民,阮雨俊.汉语欧化的语言学特征及其规范[J].当代外语研究,2020(6):121-127,142. [5] 郭虹.拥有四度空间的学者——余光中先生访谈录[J].文艺研究,2010(2):47-59. [6] 何刚强.生态翻译生机勃发,学术大树频长新枝——生态翻译学研究十大趋势谫识[J].上海翻译,2022(1):16-21. [7] 何晴.余光中访谈: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要有诗[N].南方都市报,2002-05-23. [8]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9] 胡庚申.文本移植的生命存续——“生生之谓译”的生态翻译学新解[J].中国翻译,2020(5):5-12,190. [10] 胡庚申,罗迪江.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问题意识与理论自觉[J].上海翻译,2021(5):11-16,95. [11] 胡庚申,王园.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定位、内涵与特征[J].外语教学,2021(6):1-6. [12] 金圣华.三“者”合一的翻译家——余光中[A].林本椿 编.福建翻译家研究[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334-355. [13] 金圣华.从余光中的译论译品——谈文学翻译的创作空间(一)[J].英语世界,2019a(2):113-116. [14] 金圣华.从余光中的译论译品——谈文学翻译的创作空间(二)[J].英语世界,2019b(3):115-116. [15] 林煌天,陈彦田,袁锦翔.中国翻译词典[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16] 罗选民.余光中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8(5):75-77. [17] 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余光中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18] 王宁.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J].中国翻译,2011(2):10-15. [19] 许钧.重复·超越——名著复译现象剖析[J].中国翻译,1994(3):4-7. [20] 伊尔文·史东.梵谷传[M].余光中 译.台湾:大地出版社,2003. [21] 伊尔文·史东.梵谷传[M].余光中 译.台湾:九歌出版社,2009. [22]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3] 余光中.余光中集:第七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a. [24] 余光中.余光中集:第九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b. [25] 余光中.译无全功——认识文学翻译的几个“路障”[J].东方翻译,2012(4):59-64. [26] 余光中.翻译乃大道[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a. [27] 余光中.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M].梁笑梅 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