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1, Vol. 157 ›› Issue (2): 76-81.

• 口译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研究——基于工作记忆容量和词汇加工速度的探讨

韩晓, 费晓东   

  1. 韩晓(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1189)
    费晓东(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 收稿日期:2020-11-23 出版日期:2021-04-10 发布日期:2021-08-09
  • 作者简介:韩晓,博士,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领域:教育学、心理语言学、口译认知研究。
  • 基金资助: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心理语言学视角下基于口译能力结构的日语口译测试方法研究”(编号:17YYB008)。

  • Received:2020-11-23 Online:2021-04-10 Published:2021-08-09
  • Contact: 费晓东,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领域:外语教育学、第二语言记忆与加工机制研究等。

摘要: 本文聚焦口译过程中与源语理解和译语产出密切相关的工作记忆容量和词汇加工速度,以口译成绩、译语产出反应时及总时长为评价指标,探讨日汉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实验结果显示:(1)交替传译过程中词汇加工速度的作用效应要强于工作记忆容量,且词汇加工速度能够促进认知资源的有效分配,加强工作记忆容量的作用效应;(2)词汇加工速度主要作用于源语听力理解阶段和伴随语码重构的译语产出阶段,工作记忆容量主要作用于伴随语码重构的源语听力理解及译语产出阶段。

关键词: 交替传译, 工作记忆容量, 词汇加工速度, 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