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成宪.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意义[J].人民教育,2018(22):32-35.
[2] 范静波,梁慧.ChatGPT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伦理风险及挑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11):1871-1881.
[3] 冯智强,常磊.钱歌川翻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J].中国翻译,2016(2):29-35.
[4] 傅敬民.翻译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4):80-86,95.
[5] 傅敬民.翻译作为独立学科的新时代中国翻译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23(1):11-13.
[6] 何畔.教育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的内涵诠释、价值彰显及关键理路[J].北京社会科学,2024(5):119-128.
[7] 黄晓玲,陆晓,赖安.协同育人与商务翻译人才培养[J].上海翻译,2021(5):45-49.
[8] 江先发,赖文斌.数智时代翻译教学的“ABC”路径探索[J].上海翻译,2024(1):63-67.
[9] 蒋骁华.翻译伦理与译者的语言服务意识[J].当代外语研究,2017(3):20-23.
[10] 李长吉,张晓君.教师反思的三重境界[J].课程·教材·教法,2023(10):139-147.
[11] 李德超,李智.人工智能时代国家翻译教育能力的要素构建与发展研究[J].上海翻译,2025(2):25-31.
[12] 戚良德,马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文化内涵与价值意蕴[J].中国高等教育,2023(20):33-36.
[13] 秦颖.人机共生场景下的外语教学方法探索——以ChatGPT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23(2):24-29.
[14] 冉文伟.以教育数字化助推教育公平[N/OL]. https://epaper.guanhai.com.cn/conpaper/qdrb/html/2024-04/11/content_144595_612227.htm.(2024-04-11) [2025-07-02].
[15] 王华树,刘世界.新文科背景下翻译技术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外语教学,2022(6):57-62.
[16] 王清然,徐珺.新时代翻译教学与翻译人才培养跨学科研究——以商务翻译教学为例[J].中国外语,2023(4):28-36.
[17] 王树槐,付晓朦.方梦之翻译教育思想研究[J].上海翻译,2024(6):51-55,95.
[18] 文旭,田亚灵.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在外语教育与研究中的融合[J].外语电化教学,2024(4):18-24,103.
[19] 徐辉,滑子颖.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逻辑与文化基因[J].教育研究,2024(5):4-14.
[20] 杨艳霞,陈莹,魏向清.生成式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翻译素养研究[J].上海翻译,2025(1):39-45.
[21] 袁筱一.国际传播视域下的翻译研究[J].外国语,2024(2):74-81.
[22] 于家杰,刘伟,毛迎新.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存在的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20(7):21-27.
[23] 张新平.孔子的办学施教实践与教育领导思想新探——兼谈跟孔子学为校长[J].教育发展研究,2022(12):38-44.
[24] 赵朝永,冯庆华.《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中的翻译能力:内涵、要素与培养建议[J].外语界,2020(3):12-19.
[25] 赵岩,李淑华.新时代翻译教学及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24(3):95-98,122.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501/t20250119_1176193.html.(2025-01-19)[2025-03-20].
[2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