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ym, Anthony.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M].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Ltd., 1998/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2] 陈宏薇. 慧眼识主体——评方梦之教授的应用翻译主体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4(2):3-6,76. [3] 方梦之. 译学的“一体三环”——从编纂《译学辞典》谈译学体系[J].上海翻译,2006(1):1-6. [4] 方梦之. 中国译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a. [5] 方梦之. 见证翻译学科的发展——《中国译学大辞典》的编纂思想与实践[J].东方翻译,2011b(2):27-31. [6] 方梦之. ESP与翻译职业化[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 [7] 方梦之. 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8] 方梦之. 科技翻译与MTI教学[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01-305, 316. [9] 方梦之. 当今世界翻译研究的格局——兼论21世纪中国翻译研究的崛起[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a(3):55-63. [10] 方梦之. ESP翻译研究近40年(1978-2016)[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b(2):101-105. [11] 方梦之. 翻译大国需有自创的译学话语体系[J].中国外语,2017a(5): 93-100. [12] 方梦之,庄智象. 中国翻译家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b. [13] 方梦之. 拓展跨学科翻译研究的广度与深度[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a. [14] 方梦之. “翻译策略”何以成为我国翻译研究的第一高频词[J].上海翻译,2022b(2):1-6, 95. [15] 方梦之.译学术语中的同名异义[J].外语与翻译,2022c(2):1-4. [16] 傅敬民. 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回顾与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3-104. [17] 傅敬民,喻旭东. 大变局时代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现状与趋势[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28-140. [18] 郭建中. 先行者、推动者、建设者——方梦之教授对我国译学建设的贡献[J].上海翻译,2014(1):2-5. [19] 黄忠廉,方梦之,李亚舒. 应用翻译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20] 黄忠廉,孙秋花,李亚舒. 方梦之应用翻译理论形成考[J].上海翻译,2014(4):70-72. [21] 连玉乐,方梦之. 新编译学辞典 追踪译学发展——方梦之教授访谈录. 中国外语研究,2018(1):108-113,119. [22] 吕俊. 译界楷模,大家风范——写在方梦之教授八十华诞之际[J].当代外语研究,2014(2):1-2. [23] 穆雷. 业精于勤,功不在速——记科技翻译论坛上的方梦之教授[J].中国科技翻译,1996(1):52-56, 36. [24] 孙吉娟. 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上海:上海大学,2020. [25] 王宏. 重温译学研究“一体三环”论——祝贺方梦之先生八十诞辰[J].当代外语研究,2014(2):12-16, 76. [26] 袁丽梅,方梦之. 探寻中国翻译学派的历史足迹——方梦之教授访谈录[J].翻译论坛,2018(1):5-9. [27] 曾利沙. 论方梦之应用翻译学研究系统思想与特点[J].当代外语研究,2014(2):7-11,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