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3, Vol. 169 ›› Issue (2): 60-66.
王晶1,2, 马士奎1
收稿日期:
2022-12-16
出版日期:
2023-03-10
发布日期:
2023-03-16
通讯作者:
马士奎,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翻译史、文学翻译、典籍英译、学术翻译
作者简介:
王晶,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领域:翻译史、学术翻译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22-12-16
Online:
2023-03-10
Published:
2023-03-16
摘要: 作为从西方传入的新兴学科,中国民族学诞生和发展的历程蕴含丰富的翻译史实和史料。本文从翻译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多重视角,以时间为脉络,将20世纪上半期的民族学著作汉译活动分为肇始(1903-1927)、繁荣(1928-1937)和调整(1938-1949)三个阶段进行考证和梳理,并结合相关译介背景,考察各个阶段的译著和译者,着重分析民族学著作汉译对中国民族学学科建构的影响,以及与各阶段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研究发现,翻译是地方性民族学知识转化为世界性知识的关键环节,在中国民族学的发轫期和发展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
王晶, 马士奎. 20世纪上半期民族学著作汉译脉络考辨[J]. 上海翻译, 2023, 169(2): 60-66.
[1] 范梦栩. 黄文山的社会科学译著和翻译理念[J]. 中国科技翻译, 2020(1): 52-55. [2] 方梦之,傅敬民. 振兴科学翻译史的研究——应用翻译研究有待拓展的领域[J]. 外国语, 2018(3): 67-75. [3] 费孝通. 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 53-71. [4] 胡鸿保. 中国人类学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孔慧怡. 重写翻译史[M].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2005. [6] 林耀华. 从猿到人的研究[M]. 上海:耕耘出版社,1951. [7] 马士奎,徐丽莎. 费孝通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思想[J]. 上海翻译,2017(2):58-62. [8] 马士奎,孙建玮. 学术著作中翻译文本“植入”——从潘光旦优生学作品《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谈起[J]. 上海翻译,2022(2):90-95. [9] 马祖毅 等. 中国翻译通史现当代部分(第1卷)[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10] 孟航.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史(1900-1949)[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1] 宋蜀华,满都尔图. 中国民族学五十年——1949-1999[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 王建民. 中国民族学史上卷(1903-1949)[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13] 杨堃. 试论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类的学说[J]. 云南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7(3): 69. [14] 杨堃. 民族学概论[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8. [15] 杨圣敏. 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J]. 西北民族研究,2009(2):14-38. [16] 杨圣敏, 胡鸿保. 中国民族学六十年(1949-2010)[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17] 张君励. 译者序[A]. 台维斯. 云南各夷族及其语言研究[M]. 张君励 译. 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 1-9. [18] 赵巩翠, 马士奎. 潘光旦的学术翻译思想[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1):85-89. [19] 赵稀方. 翻译与现代中国[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20] 卓翔,林旭,王立非. 中国马克思主义翻译百年回顾与启示[J]. 中国翻译,2022(4): 45-53. [21] 邹振环.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
[1] | 刘军平. 传统译论关键概念范畴的“美学回归”[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1-6. |
[2] | 戴光荣, 王晨谕. 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发展及展望:基于历届全国研讨会的分析[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7-13. |
[3] | 赵秋荣, 李文双. 从依附到独立:国外翻译共性研究的可视化分析(2000-2023)[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14-20. |
[4] | 吴赟, 潘柳叶. 基于“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010-2022)的国家翻译政策研究[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21-29. |
[5] | 顾菁, 郑元会. 全球文明倡议下的中国政治话语翻译:复调的对话与调解[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30-35. |
[6] | 王佩, 崔峰. 共创新译:新加坡“民译达”众包翻译项目实践及启示[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36-42. |
[7] | 程珊, 张勇. 自贸协定翻译“三合”及信息熵解析:以NAFTA翻译为例[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43-49. |
[8] | 周漫. 类型网文在英语世界传播效果的关键要素:翻译与审美[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50-57. |
[9] | 李清平. 翻译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建构[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58-62. |
[10] | 江先发, 赖文斌. 数智时代翻译教学的“ABC”路径探索[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63-67. |
[11] | 黄忠廉, 王小曼. 罗进德:译道“四栖”翻译家[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68-73. |
[12] | 房春光. 《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中的知识形态与译者身份[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74-78. |
[13] | 张保国, 周鹤. 石声汉译著成果的国际传播与影响[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79-83. |
[14] | 杨丽, 王溪淙. “革命的海燕”在上海——20世纪上半叶高尔基红色经典的译介与出版[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84-88. |
[15] | 王宗华, 邓高胜. 英语世界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解:以《淮南子》英译为例[J]. 上海翻译, 2024, 174(1): 89-9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