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3, Vol. 168 ›› Issue (1): 13-18.

• 理论思考 • 上一篇    下一篇

社会翻译学理论融合问题再思考

刘晓峰, 惠玲玉   

  1.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 710128
  • 出版日期:2023-01-10 发布日期:2023-01-10
  • 作者简介:刘晓峰,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副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社会翻译学、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翻译史、无本译写研究等;惠玲玉,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社会翻译学等。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编号:208ZD312)、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语料库的晚清政治经济学译著对比和经济学翻译史重写研究”(编号:2020K003)、全国科技名词委课题“基于语料库的晚清政治经济学术语译介研究”(编号:YB20200010)、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重点课题“基于语料库的晚清(1832-1911)政治经济学术语译介研究”(编号:20XWA01)以及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新文科视角下马克思著作译者群像研究”(编号:2021SS045)的阶段性成果。

  • Online:2023-01-10 Published:2023-01-10

摘要: 社会翻译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边界日趋清晰,研究方法日臻完善,学科逐渐成熟。然而,对于多元的社会学理论和翻译理论的结合问题,亦即社会翻译学理论元的融合问题,国际和国内学术界虽然作了些有益的探索,但至今没能得出有效的结论,需要进一步推进。文章在重新考证社会翻译学名与实的基础上,提出如下观点:社会翻译学理论是立体的和多维的,其融合模式是弹性的;社会学多元理论与翻译学多元理论融合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的翻译性(本质体现是 “texts” )和翻译的社会性(本质体现是 “contexts”)及两者的复杂关系,融合精神源动力是融合的理论元与研究者拟解决的研究问题之间的适配性。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名与实重考, 理论融合, 物质基础和动力, 弹性融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