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0, Vol. 155 ›› Issue (6): 87-90.

• 学术视点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宗教”真的扩散吗?——宗教学翻译与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赵翠翠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 200020)
  • 收稿日期:2020-08-02 出版日期:2020-12-10 发布日期:2020-12-11
  • 作者简介:赵翠翠,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研究领域:宗教社会学、中国民间信仰、城乡社会文化等。
  • 基金资助: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建设与宗教关系研究”(编号:18CZJ02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空间错位与民间信仰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变迁”(编号:2017M62139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建设与宗教关系研究”(编号:2018T11036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宗教社会学话语体系及其本土知识结构研究”(编号:18ZDA230)、2019年上海市教委重大项目“中华文明信仰与当代中国心态秩序重建”(编号:2019-01-07-00-05-E00011)阶段性成果。

  • Received:2020-08-02 Online:2020-12-10 Published:2020-12-11

摘要: 对中国宗教特征的理解,实际上与宗教学领域中的翻译问题紧密相关。中国宗教究竟是扩散的、还是制度的集中?这一问题体现在翻译的冲突方面,主要表现为“diffused religion”(扩散宗教、混合宗教)与“institutional religion”(制度宗教、独立宗教)这一对概念的翻译及其内涵界定方面。只有在重新解读其核心概念及其翻译的基础上,才能揭示中国宗教信仰及其实践特征,才能说明中国宗教总体神圣格局及其权力秩序,以及在此背景下中西方社会人神关系及其信仰方式的根本差异。

关键词: 扩散宗教, 制度宗教, 总体神圣, 公私关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