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erschel,J.Outlines of Astronomy (4th edition) [M]. London: Longman, Brown, Green Longmans, 1851. [2] Kress, Gunther. Represent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subjectivity:Questions for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CDA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J]. Texts and Practices: Reading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1996. [3] Robinson D. Translation and Empire: 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2. [4] 陈万成, 罗婉薇, 邝詠衡. 晚清西医学的译述: 以《西医略论》《妇婴新说》两个稿本为例[J].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2013(1): 243-292. [5] 陈志辉. 伟烈亚力的中西代数学比较及其史学渊源[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7(4): 502-518. [6] 樊静, 冯立昇. 晚清天文学译著《谈天》版本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6): 694-700. [7] 胡开宝, 李晓倩. 语料库批评译学: 内涵与意义[J]. 中国外语, 2015(1): 90-100. [8] 胡开宝, 孟令子. 批评译学研究: 翻译研究新进展[J]. 外国语, 2017(6): 57-68. [9] 华蘅芳. 学算笔谈[EB/OL].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res=91454&remap=gb.(2020-10-27) [2021-09-10]. [10] 刘干才. 天文回望:天王历史与天文科技[M]. 北京: 现代出版社, 2014. [11] 王斌华. 对外传播话语翻译抉择的“关键之处”: 批评翻译学的实证路径探索[J]. 中国外语, 2015(1): 101-106. [12] 王宏志. “卖身事夷”的王韬: 当传统文士当上了译者[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 25-40. [13] 伟烈亚力,李善兰. 谈天[M]. 上海:墨海书馆,1859. [14] 韦努蒂. 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15] 谢和耐(法). 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M]. 于硕, 红涛, 东方 译.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 [16] 熊伟, 舒艾. 翻译研究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回顾与展望[J]. 外语学刊, 2020(5): 93-100. [17] 姚达兑. 晚清传教士中国助手的身份认同问题——以王韬、管嗣复、蒋敦复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4(11): 35-47. [18] 俞星月. 晚清译著《谈天》之译介影响再认识[J]. 东方翻译, 2019(6): 32-36. [19] 张必胜.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合译《代数学》的主要内容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6): 1021-1026. [20] 张必胜.《代数学》引入西方符号代数的意义[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2): 301-312. [21] 张必胜,曲安京,姚远.清末杰出数学家、翻译家李善兰[J].上海翻译,2017(5): 75-81. [22] 张必胜.《谈天》对清末科学教育的影响[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2): 18-22. [23] 张瑞嵘. 近代中国译学先驱者: 墨海书馆秉笔华士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17a(4): 135-140. [24] 张瑞嵘. 晚清中国译学先驱者的文化认同困境——以墨海书馆秉笔华士代表人物为例[J]. 理论月刊, 2017b(8): 85-89. [25] 张瑞嵘. 晚清“条约口岸知识分子”的文化困境[J]. 湖北社会科学, 2017c(10): 105-109. [26] 赵栓林, 郭世荣.《代数学》和《代数术》中的术语翻译规则[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7(6): 687-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