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新乐,张蕴睿.新时代需要这样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新时代英汉大词典》书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59-62. [2] 陈大亮.回归中国传统译论的原点[J].上海翻译,2021(3):7-12. [3] 陈文荣,祝朝伟.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张柏然先生中国特色翻译学思想研究[J].上海翻译,2021(6):83-88. [4] 郭启新.浅论英汉词典的翻译[J].辞书研究,1993(3):67-72,80. [5] 郭启新.双语词典的规划和体例[J].辞书研究,2005(3):74-81,148. [6] 韩江洪.英汉词典例句翻译的功能观[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14-117. [7] 洪银兴.序一[A].张柏然.新时代英汉大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i. [8] 胡开宝, 辛红娟.张柏然中国特色翻译学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外语教学,2021(5):70-74. [9] 贾正传,张柏然.辩证系统视野中的翻译本质和特性[J].外语研究,2007(4):90-93. [10] 姜秋霞,张柏然.整体概念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6(6):15-18. [11] 李彬彬.论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与其文化哲学的人文主义奠基[J].世界哲学,2022(2):103-114,160. [12] 李天道.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诉求与境域构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5-51. [13] 陆谷孙,王馥芳.大型双语词典之编纂特性研究——以《英汉大词典》编纂为例[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14] 彭立勋.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J].艺术百家,2015(3):19-23,170. [15] 秦文华,张柏然.翻译研究的辩证批判[J],外国语,2004(6):59-64. [16] 万资姿.论文化哲学视域中的符号[J].天津社会科学,2020(6):63-66. [17] 汪璧辉.中国译学建设的融通之道:张柏然翻译美学思想探析[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3):21-28. [18] 王守仁.序三[A].张柏然.新时代英汉大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iv-v. [19] 辛红娟.从对话理论看双语词典编纂者与读者的互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55-58. [20] 杨海英,陈东成. 翻译学中国学派之观道探讨[J]. 上海翻译,2022(6):34-38. [21] 张柏然. 双语词典(编纂)学刍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1):44-48. [22] 张柏然, 姜秋霞. 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J]. 中国翻译, 1997(2): 7-9,16. [23] 张柏然.中国译论要有中国味——代序[A].张柏然,许钧 编.译学论集[C].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1-2. [24] 张柏然, 张思洁.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辨[J]. 现代外语, 1997(2):25-29. [25] 张柏然. 翻译本体论的断想[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46-49. [26] 张柏然. 当代翻译美学的反思[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8):1-33. [27] 张柏然.新时代英汉大词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8] 张柏然,韩江洪.论翻译学词典的特征与释义原则[J].中国翻译,2005(2):41-45. [29] 张柏然,辛红娟.西方现代翻译学学派的理论偏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01-506. [30] 张柏然,辛红娟. 中国需要创建自己的翻译学派[J].中国外语,2005(5):69-73,79. [31] 张柏然. 建立中国特色翻译理论[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3):79-83. [32] 张柏然.译学卮言[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3] 张柏然,辛红娟. 译学研究叩问录——对当下译论研究的新观察与新思考[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34] 张柏然.前言[A].萨默塞特·毛姆.毛姆短篇小说选[M]. 辛红娟,阎勇 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1-4. [35] 张柏然.字林微言——翻译学、词典学序跋暨学术演讲集[C].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36] 张思洁,张柏然.译学研究中的文化认同思辨[J].外语研究,2003(2):31-3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