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5, Vol. 182 ›› Issue (3): 90-94.

• 概念翻译 • 上一篇    下一篇

翻译的知识再生功能研究——以“建筑”概念的中日双程旅行为例

喻旭东1, 张开植2   

  1. 1.无锡太湖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2.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
  • 收稿日期:2023-08-21 出版日期:2025-05-10 发布日期:2025-05-30
  • 通讯作者: 张开植,博士,云南财经大学讲师,研究领域:翻译与翻译技术。
  • 作者简介:喻旭东,博士,无锡太湖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翻译与知识传播。
  • 基金资助: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翻译与中国现代建筑学话语关联研究”(编号:22YJC740096)、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的视听翻译演进研究”(编号:2024J0630)。

  • Received:2023-08-21 Online:2025-05-10 Published:2025-05-30

摘要: 翻译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不只传递知识,还生产知识,对知识进行加工和拓展。我国传统建筑概念和外来建筑概念的翻译与会通,促成了现代建筑概念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仅就“建筑”一词而言,其经历了中日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双程旅行,并最终成为西方“architecture”概念的对译词。文章分析“建筑”一词在双程旅行中的知识增殖,解读翻译对“建筑”概念的重构性加工,并以“建筑师”称谓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为例,管窥现代“建筑”概念从日本返回中国后的议题性拓展。基于此,文章揭示了翻译的知识再生产功能,也管窥了翻译与我国建筑学科知识话语形成的关联和互动。

关键词: 翻译功能, 知识再生, 重构性加工, 议题性拓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