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5, Vol. 182 ›› Issue (3): 63-69.
邓科
收稿日期:
2025-03-10
出版日期:
2025-05-10
发布日期:
2025-05-30
作者简介:
邓科,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在站博士后,西南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研究领域:翻译史、翻译政策。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25-03-10
Online:
2025-05-10
Published:
2025-05-30
摘要: 本文以清代官方档案和文献为基础史料,借助历史描述法,重点考察清朝中央的对英情报文书翻译机制。研究发现,18世纪末期以来,清朝中央在面临英语译员极度短缺的背景下,仍坚守固有的内阁西洋翻译体制,依赖以传教士为主体的拉丁语接力翻译模式。尽管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清廷试图通过制度化征召本土的拉丁语和葡萄牙语译员以实现西洋翻译的本土自决,但这种迂回的应对方式并未根本解决清朝英语能力建设不足和译员短缺的问题,反而最终加速了内阁西洋翻译体制的崩溃。厘清上述历史有助于揭示翻译人才培养与储备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邓科. 内阁西洋翻译体制下清朝对英情报文书翻译研究[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63-69.
[1] Harrison, H. The Perils of Interpreting: The Extraordinary Lives of Two Translators between Qing China and the British Empire[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1. [2] Hunter, W. Bits of Old China[M]. London: K. Paul, Trench, & Co., 1885. [3] Pfister, L. Notices biographiques et bibliographiques sur les Jésuites de l'ancienne Mission de Chine: 1552-1773. Tome I, XVI et XVII siècles[M]. Chang-Hai: Impr.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 1932. [4] Wang, Binhua and Tang Fang. Interpreting and its politics: Interpreters in the early Sino-British contacts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A]. In C. Stone and L. Leeson (eds.). Interpreting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C]. London: Routledge, 2018: 3-19. [5] Williams, S. W. 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 By E. C. Bridgeman [J]. The Chinese Repository (Part I), 1842, 11 (3): 157-161, 223-230. [6] Wong, Lawrence Wang-chi. Charles Gutzlaff (1803-1851) and the First Opium War [J].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017, 16(1): 23-53. [7] Zhou, Wenxin. Risk in Political Interpreting: A Case Study of Interpreters during the First Opium War between Britain and China (1839-1842)[D]: Tokyo: Waseda University, 2023. [8] 白晋. 康熙帝传[M]. 马绪详 译. 珠海: 珠海出版社, 1996. [9] 陈宝良, 刘国敏. 清前中期传教士通事群体及其角色功能[J]. 明清史, 2023(4): 101-108. [10] 陈佳华, 傅克东. 八旗汉军考略[J]. 民族研究, 1981(5): 17-30. [11] 陈耀光. 为因母患病呈请给假赴广东省视事[A]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21, 档号: 05-13-002-000586-0148. [12] 崇禄. 为在如意馆行走西洋人贺清泰病故奉旨赏给银两抄录原奏事致内务府[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13, 档号: 05-13-002-001730-0049. [13] 春花 编. 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年编华夷译语》(第13-18卷)[M]. 北京: 故宫出版社, 2017. [14] 邓科. 清前期基于国家语言能力的行政翻译规划[J]. 翻译史论丛, 2023(1): 58-73. [15] 都虞司. 为暂停译写拉体讷字折奉旨事[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45, 档号: 05-08-003-000183-0015. [16] 方守义. 在北京的传教士方守义先生致其兄弟隆维附近莱克西本堂神父先生的信[A]. 杜赫德 编.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6卷)[C]. 郑德弟 译.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05: 188-200. [17] 龚鼎孳. 题为申明职守事宜 [A]. 四译馆馆则(第2册第13卷)[C].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刻本, 1742: 25a-26b. [18] 故宫博物院掌故部 编. 掌故丛编·英使马嘎尔尼来聘案[C]. 北京: 中华书局, 1990. [19] 黄兴涛.《𠸄咭唎国译语》的编撰与“西洋馆”问题[J]. 江海学刊, 2010(1): 150-159. [20] 季压西, 陈伟民. 中国近代通事[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7. [21] 赖惠敏. 但问旗民: 清代的法律与社会[M]. 北京: 中华书局, 2020. [22] 李鸿宾. 奏为遵旨拣选陈耀祖袁德辉二人能译写拉体讷字一并送京当差事[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29, 档号: 04-01-12-0408-113. [23] 禄康. 为照数给发病故钦天监监正索德超应得赏银事致内务府[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05, 档号: 05-13-002-000530-0143. [24] 穆彰阿. 为钦天监左监副西洋人高守谦自京起程回国一体委员接替伴送等事致内务府等[A].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27, 档号: 05-13-002-001733-0043. [25] 内阁典籍厅. 为蒙古堂现有军机交出紧要立等应译西洋文字事件转传西洋堂通晓翻译文字之人定期到阁以备翻写事致内务府[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20, 档号: 05-13-002-000579-0030. [26] 内阁典籍厅. 为片催严传通晓西洋拉提诺文字之陈耀光到阁以便缮办奉旨交办拉提诺事件事致内务府等[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29, 档号: 05-13-002-000621-0110. [27] 内阁典籍厅. 为知会西洋教习翻写拉提诺文字之谢觐廷病故希即另派一名到堂以便缮写事件事致内务府[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44, 档号: 05-13-002-000686-0109. [28] 聂大昕.《𠸄咭唎国译语》的广东通事探源[J]. 国际汉学, 2020(4): 115-122. [29] 祁𡎴. 为在京充当翻写拉提诺字之捐职布政司经历广东民人陈耀祖因病回籍调理途中病故事致总管内务府[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41, 档号: 05-13-002-000677-0041. [30] 祁𡎴. 为咨明内务府马甲译写拉提诺字人袁德辉留浙差遣另行拣选译写拉提诺字一人补送赴京当差事致总管内务府[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42, 档号: 05-13-002-000677-0018. [31] 钱德明. 钱德明神父致科学院德里斯勒神父的信[A]. 杜赫德 编.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5卷)[C]. 郑德弟 译.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05: 68-74. [32] 乔玉红. 清前期驻京军队俸饷研究——基于乾隆钞本《户部则例》的考察[J]. 军事历史研究, 2020(3): 75-88. [33] 庆桂 等. 清高宗实录(第315卷)[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a. [34] 庆桂 等. 清高宗实录(第324卷)[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b. [35] 全慧.《乾隆年编华夷译语》之“西洋馆译语”译者初探[J]. 国际汉学,2023(6): 115-127. [36] 阮元. 奏报募得能写西洋字之人陈耀光并送京当差事[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18a, 档号: 03-1578-016. [37] 阮元. 奏为遵旨拣选通晓西洋文字民人李崇福送京当差事[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18b, 档号: 04-01-12-0328-049. [38] 上谕档. 臣等谨拟写与𠸄咭唎国勅谕一道[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上谕档[C]. 1795, 乾隆六十年十二月二十五第2条. [39] 上谕档. 传到俄罗斯馆学助教爱承阿等将昨日秦承恩奏到之西洋字信一包令其阅看[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上谕档[C]. 1805a, 嘉庆十年正月十一第3条. [40] 上谕档. 传到各堂西洋人贺清泰、南弥德、德天赐、李拱宸等将西洋字各信令其认识[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上谕档[C]. 1805b, 嘉庆十年正月十八第4条. [41] 上谕档. 将译出西洋字颁给𠸄咭唎国王勅谕交索德超等阅看[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上谕档[C]. 1793, 乾隆五十八年七月二十六第1条. [42] 上谕档. 据管理西洋堂务大臣查明在京者共十一人[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上谕档[C]. 1811, 嘉庆十六年七月十六第1条. [43] 苏精. 林则徐看见的世界:《澳门新闻纸》的原文与译文[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44] 随手档. 将松奏到𠸄咭唎贡使所递字禀交索德超译汉[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随手档(乾隆五十八年七月二十六)[C]. 1793a: 600. [45] 随手档. 译出西洋字𠸄咭唎国勅谕给索德超阅看[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随手档(乾隆五十八年七月二十六)[C]. 1793b: 431. [46] 孙立天. 康熙的红票: 全球化中的清朝[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4. [47] 索德超. 为英吉利欲得澳门恳求大人转奏预防事禀文[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02, 档号: 03-9985-008. [48] 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代外交史料(嘉庆朝)[C]. 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68. [49] 托津 等. 嘉庆朝钦定大清会典二(卷2)[M].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刻本, 1818. [50] 王宏志.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译者(上篇: 中方译者)[J]. 翻译史研究, 2011(1): 1-58. [51] 王宏志.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译者(下篇: 英方译者)[J]. 翻译史研究, 2012(1): 82-113. [52] 王宏志. 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嘎尔尼使团访华[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2024. [53] 王铁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C].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7. [54] 叶霭云. “消失”的译员: 通事阿周与嘉道时期广州十三行的困局[J]. 翻译史研究, 2018(1): 121-148. [55] 余栋. 请分职守严甄别并与升迁送馆奏稿[A]. 余栋, 编. 四译馆馆则(第2册第13卷)[C].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刻本, 1742: 33a-39a. [56] 允禄. 奏为裁退西洋学馆其未满学生分发各处以拜唐阿领催行走事[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743, 档号: 05-0058-055. [57] 张诚. 张诚日记[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3. [58] 总管内务府. 奏为请暂行停送译写拉体讷字人员事[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C]. 1845, 档号: 05-0739-044. |
[1] | 刘军平. 翻译方法论之争: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真[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1-7. |
[2] | 刘和平. 释意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应用[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8-14. |
[3] | 桑仲刚. 叙事翻译的质量评估——从理论到模式[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15-21. |
[4] | 焦丹. 中国粮食文化英译探微:时政话语视角[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22-26. |
[5] | 赵妤. 外交话语中女性主义翻译与传播体系建构研究[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27-33. |
[6] | 雷珊. 基于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的国内中医翻译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34-37. |
[7] | 刘猛. 口译中的文本建构研究[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38-43. |
[8] | 刘佳. 新文科视域下国家地理标志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44-50. |
[9] | 潘莉, 杨愉欣. 新媒体视域下纪实视频的同期声英译原则与策略研究[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51-55. |
[10] | 沈磊, 殷依娜. 基于NLP技术的学术著作翻译策略研究[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56-62. |
[11] | 夏天. 从经典译介到知识传播与生产:道格思汉学译写研究[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70-76. |
[12] | 丁如伟, 苏艳. 严复知识翻译中的地方情境重构[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77-82. |
[13] | 马瑞, 朱一凡. “自繇公理”和“自繇之义”[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83-89. |
[14] | 喻旭东, 张开植. 翻译的知识再生功能研究——以“建筑”概念的中日双程旅行为例[J]. 上海翻译, 2025, 182(3): 90-94. |
[15] | 袁丽梅. 搏击译海:钱绍昌影视翻译活动述评[J]. 上海翻译, 2025, 181(2): 1-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