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obscheid, W.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Z].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 [2] 濱下昌宏. 国文学からの美学(その1)国学から岡崎義恵「日本文芸学」の生成まで[J]. 文芸学研究, 2007(11) :1-16. [3] 鲍姆加登. 美学[M]. 王旭晓 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4] 比厄斯利. 西方美学简史[M]. 高建平 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杜薇. 近代西方术语在中日翻译传播的路径及启示[J]. 上海翻译,2021 (2): 88-93. [6] 高建平. “审美”是审美!“艺术”还是艺术!——关于“跟着走”与回到“硬译”的几点思考[J]. 文艺争鸣,2011(13):6-14. [7] 广松涉 编注. 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 彭曦 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 韩淑芹. 国家翻译实践之“治”与“制”——以洋务运动时期官办译馆翻译为例[J]. 上海翻译,2021(5):79-84. [10] 郝祥辉. 百科新辞典·文艺之部[Z]. 上海:世界书局,1926. [11] 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 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N]. 人民日报,1949-10-12. [12] 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J]. 文史知识, 2000(1):75-84. [13]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册)[M]. 宗白华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4] 康德. 判断力批判[M]. 邓晓芒 译,杨祖陶 校.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5] 康有为. 日本书目志[M]. 姜义华,张荣华 编校.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6] 李庆本. “美学”译名考[J]. 文学评论,2022(6):5-13. [17] 刘建军. “翻译本体论”与“中国的外国文学”知识再造[J]. 上海翻译,2022(3):1-6. [18] 刘先飞. 近现代“文艺”概念在中国和日本的双程流传[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 48-55. [19] 刘旭光.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知识谱系与理论支点[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a(5):9-16. [20] 刘旭光. “审美”不是“艺术化”——关于“审美”的沉沦与救赎[J]. 文艺争鸣,2011b(13):19-22. [21] 刘旭光. 审美能力的构成[J]. 文学评论,2019(5):71-79. [22] 陆正兰,赵毅衡. “美学”与“艺术哲学”的纠缠带给中国学术的难题[J]. 中国比较文学,2018(3):41-51,16. [23] 聂长顺. 近代Aesthetics一词的汉译历程[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649-653. [24] 聂珍钊. 论“文艺”与“文学”概念的意义含混[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4-85. [25] 彭修银,皮俊珺. 近代中日文艺学话语的转型及其关系之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6] 王德胜,杨国龙. 现代中国美学发生问题考略[J]. 东岳论丛,2021(3):19-29,191. [27] 王国维.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J]. 教育世界,1907(144):1. [28] 王宏超. 中国现代辞书中的“美学”——“美学”术语的译介与传播[J]. 学术月刊,2010(7):100-108. [29] 颜惠庆. 英华大辞典(小字本)[Z].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 [30] 杨学功,李德顺.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问题[J]. 江海学刊,2003(1):48-57,206. [31] 张法. 文学理论:已有的和应有的[J]. 文艺争鸣,2019(9):60-68. [32] 赵毅衡. 都是“审美”惹的祸:说“泛艺术化”[J]. 文艺争鸣,2011(13):15-18. [33]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 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34] 朱立元,栗永清. 新中国60年文艺学演进轨迹[J]. 文学评论,2009(6):5-11. [35] 朱立元,刘旭光.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存在论维度——与董学文、陈诚先生商榷之二[J]. 探索与争鸣,2009(10):2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