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erman, A. L’épreuve de L’étranger, Culture et Traduction dans L’allemande [M]. Paris: gallima-RD, 1984.
[2] 傅敬民,袁丽梅. 新形势下我国应用翻译研究:机遇与挑战[J]. 中国翻译,2022(2):97-102.
[3] 傅敬民. 应用翻译研究探索[M].上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24.
[4] 付明明,孟祥冬. 中医英译国际传播的主体因素——以“脏腑”英译为例[J]. 上海翻译,2024(6):90-94.
[5] 方梦之,傅敬民. 书写中国应用翻译史[J]. 中国外语,2023(2):91-97.
[6] 段峰,罗金. 中国翻译史新发展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7] 蓝红军. 翻译的国家性——翻译学知识拓展的新向度[J]. 中国外语,2024(2):4-11.
[8] 高晞. “解剖学”中文译名的由来与确定——以德贞 《全体通考》为中心[J]. 历史研究,2008(6):80-104, 191.
[9] 何燕,张继东,模因范畴视角下的中国关键词外译研究[J]. 上海翻译,2024(6):37-43.
[10] 屈文生. 翻译史研究的面向与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6):830-836,959.
[11] 阙红玲,刘娅. 副文本视域下中医典籍的翻译与传播[J].上海翻译,2023(1):84-88.
[12] 邹振环.20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M].上海:中西书局,2017.
[13] 张大庆. 中国现代医学初创记[J]. 中国医院院长,2012(15):90-92.
[14] 张树剑. 17 世纪欧洲对针灸的初识与想像——以威廉·瑞恩《论针灸》为中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1):33-45, 202.
[15] 司显柱.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回顾与前瞻[J]. 当代外语研究,2021(4):103-112, 129.
[16] 欧阳东峰,郑璇龄. 探索翻译史研究的新视角——《翻译与历史教程》评介[J]. 中国翻译,2024(1):126-131.
[17] 余静斐. 中医词语早期的英译研究——以马礼逊《华英词典》为考察对象[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18] 王克非. 新中国翻译学科发展历程[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6):819-824, 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