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4, Vol. 179 ›› Issue (6): 68-73.

• 译史钩沉 • 上一篇    下一篇

试论“翻译三态”在中国语言学现代性演进中的作用

尚新, 张彩迪   

  1.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
  • 收稿日期:2024-03-16 出版日期:2024-11-10 发布日期:2024-12-03
  • 作者简介:尚新,博士,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语义与句法研究; 张彩迪,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语义与句法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英事件报告话语的信息结构比较研究”(编号:21BYY004)、国家外国专家项目“中美主流媒体国际性突发事件报道信息结构比较研究”(编号:DL2023013005L)。

  • Received:2024-03-16 Online:2024-11-10 Published:2024-12-03

摘要: 近代以来,中国语言学在“翻译”这一传播媒介的大力助推下,逐渐步入现代化进程。本文将翻译的表现形态划分为“译训、译介、译述”三态,即“翻译三态”说,“译训”指将西方语言学理论的核心术语、概念或表达成分直接译入汉语语法体系;“译介”指将国外语言学基要著作通过“译”“介”结合的方式引入,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基准;“译述”则是基于阐释西方语言学家及其核心思想,重构体现汉语独特性的语法理论。本文立足于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理论著述的梳理分析,提出自《马氏文通》以来,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正是在对西方语言学进行“译训、译介、译述”的过程中,建构起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与思想体系。

关键词: 翻译, 译训, 译介, 译述, 中国现代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