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ourdieu,P.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M]. S. Emanuel. Trans.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3. [2] Lefevere,A.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2. [3] 陈应年.严复与商务印书馆[A].苏中立,涂光久 编.百年严复——严复研究资料精选[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58. [4] 董保华,白连弟. 论科技翻译活动中的译者国家意识——以翻译家徐光启为例[J]. 中国外语,2023(2):105-111. [5] 杜亚泉.化学原质新表[J].亚泉杂志,1900(1):2-5. [6] 段怀清. 在翻译中翻译:清末口译—笔述式翻译模式中的译者关系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48-60, 170. [7] 范武邱,王昱. 译者与文本的灵性互动——机器翻译尚待突破的瓶颈[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2(3):128-137. [8] 方梦之,庄智象. 翻译史研究:不囿于文学翻译——《中国翻译家研究》前言[J]. 上海翻译,2016(3):1-8, 93. [9] 冯志杰. 中国近代翻译史(晚清卷)[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10] 傅敬民. 译者行为的自主性和规范化[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2):46-54. [11] 傅兰雅.江南制造局翻译西书事略[A].张静庐辑.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7:9-28. [12] 华蘅芳. 论翻译算学之数[A]. 朱志瑜,张旭,黄立波 编. 中国传统译论文献汇编(卷一)[C].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172-174. [13] 黄友义. 中国站到了国际舞台中央,我们如何翻译[J]. 中国翻译,2015(5):5-7. [14] 黎难秋. 中国科学翻译史[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15] 李亚舒,黎难秋. 中国科学翻译史[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6] 梁启超.论译书[A].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 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8-20. [17] 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 北京:中国书店,1985. [18] 廖七一.《新青年》与现代翻译规范[J].外国语,2019(4):7-8,12. [19] 林则徐.华事夷言[A].齐思和,林树惠,傅德露 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537-544. [20] 任东升,高玉霞. 国家翻译学的建构理据[J]. 外国语,2023(1):77-85. [21] 荣司平. 论国家意识的结构[J]. 青海社会科学,2014(2):31-34. [22] 单宇, 范武邱.大数据时代科技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23] 苏艳,丁如伟.严复翻译中的知识建构研究[J].上海翻译,2023(3):76-82. [24] 魏源.海国图志(一)(卷1—12)[M].长沙:岳麓书社,2011. [25] 席南华. 关于汉语字词扩展必要性的思考[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1): 188-190. [26]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A].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 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6-7. [27] 杨枫. 国家翻译能力建构的国家意识与国家传播[J]. 中国翻译,2021(4):15-19. [28] 虞和钦.有机化学命名草[M].上海:文明书局,1908. [29] 袁丽梅. 译史框架下的译者群体研究:对象、意义和路径[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2(4):143-150. [30] 张必胜,王响. 语言顺应论视域下华蘅芳的译材选择与翻译策略研究[J]. 上海翻译,2024(2):48-54. [31] 张鼎程,高雅茹. “经世致用”与民国时期湖南数学翻译[J]. 外语与翻译,2023(1):34-41. [32] 周领顺.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3] 周领顺. 译者行为评价系统的学理性[J]. 外语导刊,2024(1):106-114,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