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adamer, Hans-Georg. Truth and Method[M].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04. [2] 本杰明·基德.大同学[M].李提摩太,蔡尔康 译.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8. [3] 陈溥贤.凡例[A].卡尔·考茨基.马克思经济学说[M].陈溥贤 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1-4. [4] 福井准造.近世社会主义[M].赵必振 译.上海:上海时代书店,1927. [5] 高静,田子渝.《资本论》经典诠释本在中国早期传播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8-14. [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朱执信集(增订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 郭大力.译者跋[A].彭迪先,郭大力.《资本论》补遗勘误[M].上海:读书出版社,1940:64. [8] 郭大力.译者跋[A].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郭大力,王亚南 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682-685. [9] 洪银兴.《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话语体系[J].经济学家,2016(1):5-15. [10] 胡培兆,林圃.《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11] 李汉俊.序[A].米里·马尔西.马格斯资本论入门[M].李汉俊 译.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1920:1-3. [12] 李季.译者序言[A].朱利安·博尔夏特.通俗资本论[M].李季 译.上海:社会科学社,1926:1-15. [13] 刘儒,王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成逻辑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9(3):100-107. [14] 鲁克俭.从“注释”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资本论》的编辑工作[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1):73-82. [15] 潘冬舟.译者言[A].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分册)[M].潘冬舟 译.北平:东亚书局,1933:1-5. [16] 覃江华.翻译与知识生产、管理和转化——知识翻译学刍议[J].当代外语研究,2022(1):60-71. [17] 任东升.从国家翻译实践视角看沙博理翻译研究的价值[J].上海翻译,2015(4):25-28,90. [18] 任东升.国家翻译实践概念体系构建[J].外语研究,2019(4):68-73,112. [19] 王刚.论中国早期知识精英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J].中共党史研究,2009(8):58-67,114. [20] 汪涌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范畴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1] 韦建桦.用生命擎起思想的火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百年回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6):1-19. [2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a-05-19. [23] 习近平.坚定信心增强定力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人民日报,2016b-07-09. [24] 徐素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MEGA2视野下的文本、文献、语义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5] 余斌.译者主体性在“对话”与“视域融合”中的彰显[J].上海翻译,2015(3):45-50. [26] 周佛海.译者缀语[A].格哈德·乌恩特曼.马克斯经济学原理[M].周佛海 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1-2. [27] 朱健平.视域差与翻译解释的度——从哲学诠释学视角看翻译的理想与现实[J].中国翻译,2009(4):5-1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