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sagrande, J. B.The ends of transl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Linguistics, 1954(20): 335-340. [2] Catford,J.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3] Masini, Federicao.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lexicon and its evolution toward a national language: The period from 1840 to 1898[J].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a Monograph Series,1993(6). [4] 曹亚明.从“和文汉读法”看梁启超对西学的“中国式接受”[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1-54,69. [5] 曹文学.音译初探[J].外语学刊,1981(1):66-69,45. [6]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戴昭铭. 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8]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A].载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9] 高宁.“和文汉读法”与翻译方法论[J]. 中国翻译,2002(4):34-35. [10] 龚雪梅.音译用字的文字学考察[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08-112. [11] 郝保权.中国共产党在重振中国文化自信中的贡献[N].光明日报,2019-04-23. [12] 李琳娜.我国新时代翻译价值探析[J].上海翻译,2018(3):12-14. [13] 李运富,牛振.鸦片战争前后国名音译词考察——以《海国图志》为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28-140. [14] 连洁,戴卫平.外国国名汉语音译与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32-136. [15] 刘宓庆.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16] 刘祥清.音译汉化与音译词在汉语中的规范与接受[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9-133. [17] 刘祥清. 外来词音译汉化研究[J].外国语文,2019a(2):112-117. [18] 刘祥清.论汉语音译及其特点[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b(6):94-96. [19] 邵飞.新时代典籍翻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兼论费孝通先生的翻译思想[J].上海翻译,2020(3):85-89. [20] 石云艳.《和文汉读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评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92-96. [21] 石云艳.梁启超与《和文汉读法》[J].南开语言学刊,2005(1):205-213. [22] 谭竹修, 何丹.Trump:“特朗普”或“川普”——兼论英语姓名翻译的原则和方法[J].读与写杂志,2017(3):5. [23] 王克非.翻译:在语言文化间周旋[J].中国外语,2010(5):1,92. [24] 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随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5] 肖朗, 孙莹莹.梁启超的《和文汉读法》及其对清末民初思想界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9-68. [26] 杨锡彭.汉语外来词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7] 杨振兰.外来词的汉化及其外来色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76-80. [28] 张俊睿.从“埃博拉”看汉语音译词的音译例外现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259-261. [29] 赵彦春, 吴浩浩.音译的尴尬——《庄子》英译中专有名词的处理及译学思考[J].外语学刊,2017(6):100-106. [30] 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1] 周定国.“格林威治”和“格林尼治”译名问题[J].科技术语研究,2003(2):41-42. [32] 朱春敬.原拼形照写汉读法读音[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议论文集)[C].2006:155-164. [33] 朱明胜,范圣宇. “特朗普”还是“川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