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eidegger, M. 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1953) [A]. In Heidegger, M. (ed.). Vorträge und Aufsätze [C].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2000: 5-36.
[2] Latour, B.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3] McLuhan, M.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4.
[4] Pinch, T. J. & W. E. Bijker.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e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J].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84, 14(3): 399-441.
[5] Prieto Ramos, F. Revisiting translator competence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case of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translation [J]. 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2024, 18(2): 148-173.
[6] Wang, H. Defending the last bastion: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challenged literary translation [J]. Babel, 2023, 69(4): 465-482.
[7] 傅敬民. 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翻译研究:危机抑或机遇[J]. 外语教学,2025(2):82-87.
[8] 傅敬民,张开植. 翻译的社会性与社会的翻译性[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1):120-127.
[9] 葛颂,王宁.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翻译:挑战与机遇[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4(1):94-101.
[10] 胡开宝,李晓倩. 大语言模型背景下翻译研究的发展:问题与前景[J]. 中国翻译,2023(6):64-73.
[11] 胡牧. 社会翻译学:事件、跨界与向度[J]. 翻译与社会,2024(1):23-38.
[12] 李德凤,王华树,刘世界. 国家翻译技术能力与大语言模型[J]. 上海翻译,2025(2):18-24.
[13] 刘世界,张滟. 从MTPE到HACT:大语言模型驱动的翻译流程创新研究[J]. 外语教育研究,2025(1):18-26.
[14] 刘世界,张滟,黄立波. GenAI时代的翻译伦理:概念重构、伦理变迁与行为选择[J]. 外语教学,2025(1):66-72.
[15]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A].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35.
[16] 隋晓冰,周宇薇,谢洪. 新文科背景下人工智能辅助翻译教学研究 [J]. 上海翻译,2025(1):52-56.
[17] 汪宝荣. 近20年国内的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评析与反思[J]. 翻译与社会,2024(1):2-22.
[18] 王洪涛,王小文. 社会翻译学的学科基础理论与未来发展空间——Yves Gambier教授访谈录[J]. 上海翻译,2019(2):21-26.
[19] 王华树. GenAI时代语言服务变革与语言服务教育创新[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6):102-115.
[20] 王华树,梁鑫茹. 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标准研究[J]. 中华译学,2024(2):197-209.
[21] 王华树,刘世界. 大数据时代翻译数据伦理研究:概念、问题与建议[J]. 上海翻译,2022(2):12-17.
[22] 王华树,张成智. GenAI时代的翻译实践模式:技术迭代、业态变革与趋势展望[J]. 外语教学,2025(1):53-58.
[23] 王宁. 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及人文学术著作的翻译与出版[J]. 现代出版,2024(4):73-78.
[24] 王少爽. 技术赋能视域下翻译能力体系的反思与重构——现代译者的知—思—行翻译能力模型解析[J]. 英语研究,2024(2):52-64.
[25] 王少爽. 从“搜商”到“问商”: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译者提示素养概念框架构建[J]. 外语教育研究,2025(1):1-8.
[26] 王少爽,骆潇洋. GenAI时代的智能翻译素养:现实基础、学术理据与概念框架[J]. 外语教学,2025(1):59-65.
[27] 王少爽,朱玉. 当翻译遇上元宇宙:数字社会的翻译实践图景探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2):33-46.
[28] 杨艳霞,陈莹,魏向清. 生成式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翻译素养研究[J]. 上海翻译,2025(1):39-45.
[29] 余静,刘康龙. 重塑翻译研究:AI技术影响下的范式转换与未来方向探索[J]. 外国语,2024(4):72-81.
[30] 周忠良. ChatGPT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变革、挑战与应对[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5):134-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