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5, Vol. 183 ›› Issue (4): 21-26.

• 应用探讨 • 上一篇    下一篇

明清西学经典汉译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影响:范式嬗变与体系构建

刘性峰1,2   

  1. 1.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
    2.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 收稿日期:2024-08-09 出版日期:2025-08-01 发布日期:2025-08-01
  • 作者简介:刘性峰,博士,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研究领域:典籍翻译、翻译研究、术语翻译。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科技典籍术语的语境化英译研究”(编号:21BYY07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英译与诠释研究”(编号:2021SJZDA090)、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主题案例项目“传播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中国古代军事汉英术语库构建”(编号:ZT-231028808)。

  • Received:2024-08-09 Online:2025-08-01 Published:2025-08-01

摘要: 春秋战国至明朝末期,中国传统科学一直循着自己的发展轨迹演进。1607年,由徐光启、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出版,引发明清之际西学经典汉译的高潮,中国传统科学开始朝着西方近代科学的路径转向。本文从科学范式和科学体系两个角度,考察明清时期西学经典汉译对于中国近代科学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近代科学范式的变化主要体现于科学研究方法与工具、论证方式、科学思想和科学共同体,中国近代科学体系构建则反映在科学学科体系和科学术语体系的建立上。本文希冀可以为探索相关课题提供问题域和新视野。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西学经典汉译, 中国近代科学, 范式嬗变,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