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5, Vol. 183 ›› Issue (4): 1-7.

• 理论思考 •    下一篇

翻译的构式性及综合本位观

司卫国1, 文旭2, 张钺奇2   

  1. 1.重庆大学,重庆 400044;
    2.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 收稿日期:2024-07-09 发布日期:2025-08-01
  • 通讯作者: 张钺奇,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认知翻译学。
  • 作者简介:司卫国,博士,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认知语言学;文旭,博士,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认知语言学、认知翻译学。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固化—规约化模型的汉语动词拷贝构式变异与演变研究”(编号:24CYY023)。

  • Received:2024-07-09 Published:2025-08-01

摘要: 将构式看作翻译单位是在认知翻译学和构式语法兴起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翻译研究新思路。但现有研究对构式为何能够作为翻译单位这一根本性问题尚缺乏系统探讨,而这正是翻译单位构式观饱受争议的根源。化解争议的关键是厘清构式与翻译单位之间的逻辑关联,揭示其底层逻辑。鉴于此,本文首先基于构式语法的核心理念论证翻译的构式性特征,然后从学理层面、方法论层面及可操作性上探讨构式作为翻译单位的理据,期望从理论和事实两个方面揭示翻译单位构式观的实质所在。本文认为,翻译具有构式性特征,在翻译过程中需建立分层次的综合本位观。

关键词: 认知翻译学, 构式语法, 构式性, 翻译单位, 综合本位观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