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 ›› 2024, Vol. 179 ›› Issue (6): 7-11.

• 理论思考 • 上一篇    下一篇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域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赵联斌   

  1. 长治学院, 山西 长治 046011
  • 收稿日期:2024-08-09 出版日期:2024-11-10 发布日期:2024-12-03
  • 作者简介:赵联斌,长治学院外语系教授,研究领域:原型-模型翻译理论、外宣翻译与中国古诗词英译。
  • 基金资助:
    山西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编号:GH-220547)。

  • Received:2024-08-09 Online:2024-11-10 Published:2024-12-03

摘要: 世间万物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是一种因为维护生命存在而相互模拟的能力,也是一种生命间和谐共存的规律;模拟属性是存在哲学,也是行为科学,是感性哲学与理性思维的高度融合。本文将原型-模型翻译理论提出的模拟法则引入翻译过程研究,以生命互拟的共轭相生理念为指导,以和谐互补的生存规律为存在依据,以“模拟”为核心概念和视点,从对源语文本的气质模拟(理解源语文本、提取核心信息)、对源语文本的改造模拟(细选翻译策略、精挑译入语)和对译语文本的定型模拟(核验译语用词、满足读者需求)三个层面进行翻译过程的焦点式阐释,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译者在“模拟三原则”的指导下如何促成源语文本的重生和译语文本的再生,如何能够让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既相互扶持又相互排斥、既相互补充又相互重复,为当下的翻译过程研究拓展新的理论视域和研究途径。

关键词: 模拟,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 共轭相生, 翻译过程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