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ng, Wei and Zeng, Lisha. Building up open-ended empirical modules in translating: A case study of “Logical Meaning Extens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021,11(1):234-244. [2] Quine, W. Two dogmas of empiricism[J].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1951(60):20-43. [3] Snell-Hornby, M.翻译研究:综合法[M].李德超,朱志瑜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4] 方梦之. 译论研究的系统和系统性原则——译学方法论思考之二[J]. 中国翻译, 1997(3): 9-12, 189. [5] 方梦之. 译学的“一体三环”——从编纂《译学辞典》谈译学体系[J]. 上海翻译, 2006(1): 1-6. [6] 方梦之. 从译学术语看翻译研究的走向[J]. 上海翻译, 2008(1): 5-9. [7] 方梦之. 译学术语的演变与创新——兼论翻译研究的走向[J]. 中国外语, 2011(3): 99-104. [8] 方梦之. 翻译策略的理据、要素与特征[J]. 上海翻译, 2013a(2): 1-5. [9] 方梦之.翻译策略的构成与分类[J].当代外语研究,2013b(3):47-51. [10] 方梦之. 建设中国译学话语:认知与方法[J]. 上海翻译, 2019(4): 3-7, 94. [11] 方梦之.中国译学的主体性和原创性——新范畴、新概念、新表述探源[J].中国翻译,2023a(3):5-13,189. [12] 方梦之. 跨学科创学之成败得失——66种跨学科的翻译学鸟瞰[J]. 外国语, 2023b(2): 79-87. [13] 方梦之. 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4. [14] 冯契. 逻辑思维的辩证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5] 福柯. 话语的秩序[A].肖涛 译. 许宝强,袁伟 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1-31. [16] 傅敬民,王一鸣. 我国应用翻译批评话语:继承与发扬[J]. 上海翻译, 2017(6): 1-6,26,93. [17] 何文忠.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翻译的变革[N]. 21世纪英文报·英语教育,2024-01-08. [18] 黄忠廉, 朱灵慧.“应用翻译学”重构及其文库构想[J]. 上海翻译, 2017(3): 9-14, 93. [19] 彭涟漪. 冯契辩证逻辑思想研究[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0] 钱冠连.有理据的范畴化——语言理论研究中的原创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0): 7-12,62. [21] 曾利沙. 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J]. 上海翻译,2005(1):19-24. [22] 曾利沙. 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畴化看应用翻译系统理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44-46. [23] 曾利沙.论应用翻译学理论范畴体系整合与拓展的逻辑基础[J]. 上海翻译, 2012(4):1-6. [24] 曾利沙. 宏观·中观·微观·范式——论开放性TSPT研究范畴拓展的模块化创新路向[J]. 上海翻译,2020(1):14-19,94. [25] 曾利沙, 邓薇. 论商业图文广告语的创意性译创——兼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译创能力的培养[J]. 外语与翻译,2021(3):1-8,98. [26] 曾利沙.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义-意”体认与建构新范式[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