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öpferich, S. Towards a model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its acquisition: The longitudinal study transComp [A]. In Susanne Göpferich, Arnt L. Jakobsen, and Inger M. Mees (eds.). Behind the Mind: Methods, Models and Result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Research[C]. Copenhagen: Samfundslitteratur Press, 2009: 11-37. [2] 常俊跃,冯光武. 开展区域国别教育,服务国家对外战略——对构建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区域国别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的思考[J]. 中国外语,2017(3):4-9. [3] 陈大胜.“双一流”建设视域下行业大学如何推进跨学科学术组织变革[J].江苏高教,2020 (11):61-65. [4] 陈祥雨.“非英专+英语”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上海翻译,2022(6):62-65. [5] 傅敬民.翻译作为独立学科的新时代中国翻译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23(1):11-13. [6] 韩林涛,刘和平. 语言服务本科人才培养:“翻译+技术”模式探索[J]. 中国翻译,2020(3):59-66, 188. [7] 蒋洪新.新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外语,2019(1):1, 11-14. [8]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指导分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专业教学指南[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9] 吕红艳,钱伟扬.新时代我国翻译硕士教育:回顾与展望[J].上海翻译,2023(6):58-62. [10] 马文,苏永刚.新医科背景下语言康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外语, 2023(5):18-23. [11] 潘懋元,陈斌. 论行业特色型院校的回归与发展[J]. 重庆高教研究,2016(1):3-6. [12] 乔明文,沈骑.新时代全球治理人才的外语规划[J].中国外语,2020(6):13-19. [13] 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14] 孙金丹,王畅.翻译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建构[J].外语学刊,2023(5):99-104. [15] 孙晓蓉.新时代背景下BTI翻译策略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J].上海翻译,2022(3):55-61. [16] 王铭玉,张涛. 高校新文科建设思考与探索——兼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6):1-7. [17] 武光军. 复合型翻译人才: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方向[J]. 外语界,2011(3):2-8. [18] 吴岩. 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J]. 中国高等教育,2021(1):4-7. [19] 吴岩. 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3-7, 90. [20] 辛涛,黄宁. 高校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框架与特点[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3):49-53. [21] 俞敬松,阙颖.复合型翻译查证能力的培养方法案例研究[J].中国翻译,2019(2):79-85, 192. [22] 岳峰,俞剑辉. 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与高校翻译专业的应对策略[J]. 上海翻译,2022(3):50-55. [23] 曾祥宏. 语料库辅助的MTI翻译教学探索[J]. 上海翻译,2019(1):76-79.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2020-11-03)[2023-03-16]. [25] 周玲玲,太婉鸣.京津冀地区法律英语翻译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上海翻译,2018 (3):32-37, 95. |